中新网湖北新闻1月11电 (陈琳琳)“作为襄阳市唯一一家县级三甲医院,我们将积极打造襄随南毗邻地区区域性医疗中心,为更多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做好群众健康守门人。”11日,在襄阳市第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分组讨论上,襄阳市人大代表、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张玮发言。
2024年,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国务院表彰的医改激励单位、全国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医共体建设试点单位、全省首家县级“三甲”医院,切实发挥区域龙头医院的责任和担当,锚定“品牌建设、平安建设、学科建设、服务建设”目标,全面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聚焦信息互通,积极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数智病理诊断、消毒供应五大中心,并以“互联网医院”建设为抓手,兴建“心电一张网”,创新开展线上问诊、居家护理、14个一对一、点对点“专科协作”平台等多项“保姆级”便民服务,全力提升全市整体医疗技术水平,真正让患者检查在基层、诊断在中心、就诊过程省时省钱又省心。
投诉是一面镜子,也是推动诊疗业务提升的动力源泉。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度重视患者投诉,在门诊最显眼的位置,设置投诉接待服务窗口,持续完善三级投诉管理体系,每天的党委班子晨会上,都会对前一天投诉进行研判,指定分管领导具体落实。
在最新公布的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病人、门诊病人、职工“三方”满意度已连续多年位居湖北省三级医院前列。2024年,年门诊量突破130万人次,阜外就诊占比突破17%。
2024年12月16日,湖北省卫健委公布2024年重点专科评审结果,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又有一批科室成功入选,数量总计已达21个,稳居全省县级医院前列。
成绩的取得,源于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发挥优势学科示范引领作用,才有心血管、神经、呼吸、消化疾病等一批有关键技术的学科集群应运而生。同时,该院还通过承办全国性培训班、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吸引国内外知名专家前来交流指导,不仅大幅提升了县级医院重点专科的能力和水平,更是开创了县级医院科研工作的先河。
医疗技术与质量是医院发展的核心。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全国首批县级医院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质控数据连续六年位居全国前四、省内第一,获得国家“县域心脑双中心建设先进单位”。2024年,相继开展了肺血管介入治疗技术、PEARS技术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体外循环下主动脉根部疾病治疗术、TIPS治疗门脉高压、放射粒子置入技术治疗实体肿瘤等50项高难度的新技术,获得了患者信赖和同行认可。
张玮在发言中还说,据统计,枣阳市人口平均寿命已达到77.6岁,增加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显得尤为迫切。建议由相关部门牵头,选择一批基础条件较好的医疗机构,通过医中办养、养中办医、医养结合、医养融合等方式,由政府、市场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增加服务供给,提升服务水平,让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完)
![]() |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