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2月28日电 (彭锦弦 聂文闻 刘坤维)2月28日,晓军(化名)向前来查房的武汉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展示自己呼吸康复训练的成果。49天前,董念国带领团队为晓军实施心肺联合移植。经过围手术期的重重闯关,如今晓军已转入普通病房,不日将出院。
31岁的晓军是湖北天门人。他自幼体弱多病,活动后喘得也比旁人厉害,后来被诊断为室间隔缺损,医院建议定期随访复查。一家人也寄希望于缺损会随着年龄增长自行闭合。
2020年,晓军因为体力劳动后的严重胸闷、口唇发紫等症状,被紧急送往医院,并被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此时他的大室间隔缺损、重度肺动脉高压、左房扩大、二三尖瓣反流,当地医院建议进行心肺移植。但因为生活拮据,夫妻二人决定先保守治疗。
2024年,在服用降肺动脉高压药物、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等药物后,他的症状依然进行性加重,严重发绀,呼吸困难,下肢水肿,体力明显下降,连走路都变得吃力。一家人便于当年10月赶往武汉协和医院求助董念国。
心像漏气的风箱,肺也变成了满是锈渍的鼓风机——经检查发现,晓军因未能及时进行先心病的治疗,已发展为艾森曼格综合征。目前降肺动脉压药物对他均无明显效果,且症状不断加重并出现心衰症状,符合心肺移植的手术指征。在经过全科讨论以及充分征求患者同意后,最终决定为他实施心肺移植手术。
董念国介绍,心肺移植手术主要用于治疗终末期心肺疾病的患者,是一种风险极大的高难度、特大型手术。术前供心、供肺的保护,术中气管吻合等精密操作,术后心、肺的抗感染、抗排斥管理、心肺康复训练、营养供给等,都容不得丝毫马虎。
2025年1月11日凌晨,董念国团队接到通知,根据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匹配到了合适的供体。医院立即派出“护心团队”奔赴医院,将宝贵心脏、肺脏顺利获取并安全护送到医院。二十余名医护人员组成的移植团队,为晓军实施了心肺联合移植。
“迎难而上才能创造奇迹!”董念国介绍,该院独创“边缘供心”理论、改进供心保护方法,优化评估、辅助、抗排策略,以一套系统的心脏移植技术体系,为患者个性化设计术式,不断提升手术成功率。目前,该院完成心脏移植1200余例,心脏移植术后5年生存率达89.1%。(完)
![]() |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