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4月30日电 (张翼飞 丁燕飞)“陈爷爷,您元宵节来看我走过的那条路,现在开满了油菜花。”4月28日,小英来到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复查,借助前来带教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李正伟的手机,向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脑科医院院长、神经外科主任陈劲草滔滔不绝讲述着最近的生活。
2024年6月,7岁的小英走路总是低着头、东倒西歪。起初,家人并未在意,直到她开始头疼晕倒,才赶紧将她送到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小英被确诊为小脑肿瘤伴严重脑积水,肿瘤体积如“大鸭蛋”般压迫脑后颅窝,引起颅内高压,需立即手术。
小英住在枣阳市太平镇北刘庄村,父亲早年因癌症去世,母亲也远嫁离家,她由爷爷奶奶务农养大。可小英确诊前,奶奶刚被确诊直肠癌晚期。面对高昂的手术费用,奶奶含泪决定放弃自己的治疗。
“想跟奶奶说我不治了,因为我不想失去奶奶。”懂事的小英隐约知道肿瘤意味着什么,她作出了自己的抉择。
2024年6月12日,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与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专科联盟例会上,陈劲草关心地询问此前团队会诊过的小英近况如何,当听到家里想放弃治疗后,他做了一个决定:这是良性肿瘤,完全可以手术根治,绝不能因经济问题放弃有希望的生命!于是,一场“生命救援”迅速启动。
通过专科联盟绿色通道,陈劲草团队迅速对小英的病情进行了讨论,并制定手术方案,同时积极寻求医院、政府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最终,小英的手术费用及基本生活费在当地镇政府、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枣阳第一人民医院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画上圆满句号。
2024年6月17日,陈劲草团队在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辅助下,一起为小英完成颅内肿瘤切除术、脑脊液循环重建术。三天后,陈劲草又驱车200多公里为小英复诊。
2025年正月十五,陈劲草在枣阳开展专科联盟工作,得知小英第二天开学,但每天需要清晨5点起床,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到校。他当即决定推迟前往深圳的参会行程,亲自开车送小英去学校报到。陈教授牵着小英走进了校门,并将一只灵蛇挂件的红手绳送给小英,鼓励她:“等你成为医学生的时候,我的徒弟会把我教他的再毫无保留地教给你,我们老中青三代人一起治病救人。”
小英的故事是专科联盟惠及基层的缩影。据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统计,自2023年5月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建立专科联盟以来,脑科急症转诊率下降60%。“过去这类复杂手术必须转诊武汉,现在专家常驻、技术共享,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获救。”该院神经外科主任李洪波表示。
专科联盟是医院与医院间建立紧密医联体后,对口科室紧密联系的一种模式。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外科每周派驻专家驻点,开展教学查房、手术带教,把新模式、新技术带到基层。同时,建成“影像云平台”,实现 CT、MRI等检查结果互认,缩短患者平均候诊时间。这些举措让基层百姓免于奔波之苦,也得到了更高质量的医疗帮助。(完)
![]() |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