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荆楚各地
湖北咸宁优化国土空间格局 以要素保障服务支点建设
中新网湖北
2025年05月10日 10:09
2025年05月10日 10:09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中新网湖北新闻5月10日电 (胡传林 王美惠 胡放明)湖北咸宁市政府新闻办9日举行“当好支点建设生力军,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咸宁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以高质效要素保障服务支点建设情况。

  聚焦空间优化,城市品质持续提升

  近年来,咸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市域山水结构为骨架,以自然生态资源为基底,将城市与山水融合,实现人城和谐统一。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复,完善“4+2”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试点和“一张蓝图”系统建设,聚焦“7+3”重点提供规划支撑保障。《公园城市专项规划》获全国优秀奖,《公园城市建设评价指南》获国标委立项。开展潜山淦河两岸等重点区域城市设计,按“降强度、降高度、提品质”要求管控建筑和天际线。将公园、生态理念融入“街区、社区、园区、乡村”等空间场所,引导建设高品质住宅,构建“15分钟生活圈”,以全域绿道串联,提升人居品质。

  聚焦要素保障,服务发展质效优化

  树立大抓项目大抓发展导向,咸宁以优质要素保障助力重点项目突破。牵头城建专班谋划项目324个,总投资681.1亿元。打造“两上四服务”品牌,“十四五”以来,获批建设用地8.03万亩,供地8.45万亩,合同价款205.64亿元,保障通修高速、通山抽水蓄能电站等重点项目用地,获评全省系统要素保障先进单位;出让采矿权12宗,收益24.52亿元,推进温泉城区地热采矿权整合,为企业发展、旅游康养等提供矿产保供。以提升“亩产效益”为目标,引导项目优先使用存量土地,盘活处置闲置低效土地,提升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聚焦资源管护,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面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双高要求”,咸宁健全批、供、用、管全链条耕地保护监管机制,有序做好耕地恢复,推广“林耕置换”经验,采取严格措施,确保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44.4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222万亩。圆满举办全省2025年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综合演练;强化“网格员+技术人员+护林员”巡查模式,消除隐患点224处,规模超100万立方米,连续12年零伤亡,被国务院普查办表彰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先进集体”。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健全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责任体系,提高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推动事故隐患动态清零。

  聚焦改革赋能,营商环境提档升级

  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抓手,咸宁破解企业发展堵点、难点。“十四五”以来,谋划实施改革项目51个,其中国家级8个、省级18个,目前正向省级申报试点7个,形成一批改革成果,如发放全国首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动产权证、智慧咸宁时空大数据平台获全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金奖、“一码管地”获全国营商环境创新二等奖、“多测合一”经验入选国家发改委优秀案例、向阳湖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入选全省优秀范例等,迎来全省不动产登记、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等现场会在咸召开,以改革之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

  “自然资源是发展之基、生态之源、民生之本,城乡建设是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重要载体。”咸宁市资建局党组书记、局长,市自然资源总督察杨杉表示,下一步,咸宁将锚定全市系统“八项重点”(国土空间治理提升、要素服务保障提升、资源管护安全提升、建筑产业发展提升、村镇建设管理提升、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基础工作巩固提升、队伍能力素质提升),当好支点建设的生力军、打造增长极的排头兵,着力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完)


【编辑:刘莉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