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7月2日电(舒仁庆)近日,随着最后一批繁殖的淡色崖沙燕全部离巢,宜昌市猇亭区一处因保护淡色崖沙燕育雏而暂停施工3个多月的工地恢复施工。
今年2月8日,宜昌观鸟爱好者彭安波在猇亭区一处暂时停工的工地发现一群燕子在挖洞筑巢。春节过后工地已经逐渐恢复施工,鸟友担心燕子的巢会被破坏,于是联系到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希望能保护这片巢区。
一场接续保护淡色崖沙燕的行动悄然展开。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联系野保站专家和宜昌市观鸟爱好者服务中心的志愿者开展现场调查,发现淡色崖沙燕筑巢的砂岩崖壁,是工地取土的作业面,200多米取土形成的砂岩崖壁上密密麻麻布满了260多个淡色崖沙燕的巢穴,巢穴数量规模还在扩大。
淡色崖沙燕是国家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三有”保护动物,在宜昌城区属于冬候鸟,在长江两岸及滩涂上觅食,每年在长江两岸砂岩崖壁挖洞筑巢繁育后代,幼鸟繁殖成功后就迁徙离开越冬栖息地。
猇亭区林业主管部门联系到施工方宜昌金猇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开展淡色崖沙燕繁殖地的保护。宜昌市观鸟爱好者服务中心组织观鸟爱好者在现场观测、计数,协助林业部门制作保护标志牌,观测干扰鸟类育雏因素,随时调整保护措施。
观鸟爱好者经过观察,发现幼鸟都跟随亲鸟到长江边觅食,淡色崖沙燕在工地育雏全部结束。为了来年淡色崖沙燕还会回来繁殖,参与这次保护的施工企业宜昌金猇城市发展集团还在工地附近专门留出一块砂岩崖壁,方便这群精灵“回家”。
伴随着长江岸线生态环境整治,宜昌城区监测的野生鸟类越来越多,4年来累计监测鸟类18目58科247种,包括黑鹳、中华秋沙鸭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30种。(完)
![]() |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