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7月17日电 (杨雪)近日,一场以“昭君原野·榛子欢夏”为主题的2025避暑季启动活动,在兴山县昭君原野旅游度假区火热上演,吸引了近5000名游客热情参与,让榛子乡“清凉经济”持续升温。
“我已经连续4年来榛子乡避暑,每次都要住一个月。这里空气好、吃得好、住得好、人更好!”来自武汉的游客郑丽萍兴奋地说,“听说有‘村晚’和非遗表演,特意提前赶来。我前不久已经在这里看房了,想以后带着家人一起来长住!”
像郑丽萍这样的“清凉候鸟”,是榛子乡避暑客源的主力军。紧邻活动举办地的紫龙山康养小区,也住满了来自武汉、荆州等全国各地的游客,他们在这里享受着“候鸟式”的避暑生活,构成了“清凉经济”最稳定的消费基础。据统计,近年来榛子乡康养旅居游客居住时长普遍在1至5个月。
活动效应直接带动了收益。一家民宿客栈老板边择菜边笑着说:“昨天接待了十几桌客人,今天又预定了5桌,本地土菜供不应求!光自家腊肉就卖了20多斤,新鲜蔬菜一上桌就被抢光。乡里一搞活动,客房基本提前一周就订满了,客人有周边的,也有武汉、荆州专程过来的。”目前,全乡已发展民宿、农家乐120余家,入夏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万人次。
榛子乡“清凉经济”的火爆,源于群山环抱、林海苍翠的生态禀赋,这里夏季平均气温仅22℃,森林覆盖率高达92%,是天然的避暑胜地。近年来,榛子乡依托高山资源优势持续丰富业态:通过举办“清凉榛子”田园跑、宜昌市羽毛球锦标赛等特色文体活动聚拢人气;精心打造昭君原野、青龙口瀑布等网红打卡点提升吸引力;配套开发采摘园、生态步道、骑行道等多样化体验项目延伸产业链,有效让“清凉资源”源源不断转化为“经济热源”。随着郑渝高铁开通和宜昌至兴山高铁联络线的建设,交通条件将显著改善,进一步拉近与周边城市的距离,为“清凉经济”持续升温提供更强支撑。
在“清凉候鸟”的带动下,叠加夏日“村晚”等系列文体旅活动的成功引流,兴山全县旅游市场活力澎湃。据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县共接待游客714.2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09%和26.26%。榛子乡的生动实践,为兴山县依托生态优势、发展特色旅游、推动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完)
![]() |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