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7月19日电 (章文静 陈晨)在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桂花路社区,96岁的许典祥是街坊邻里心中当之无愧的“电器医生”。自20世纪90年代末定居于此,他用布满老茧的双手为邻里免费维修家电,累计服务超三千件次,温暖200余户家庭,不仅获评“咸宁好人”,更以赤诚初心温暖了整个社区。
客厅里的“维修站”:有求必应的担当
走进许典祥的家,客厅一角被万用表、电阻、扳手等工具零件堆满,俨然一间常年不打烊的“义务维修铺”。凭借过硬技术,他赢得了邻居们的全然信赖——大家送来故障家电放下就走,而他总会放下手头事,第一时间拿起工具检修,只为让乡亲们少些等待、少些焦虑。
从洗衣机、摩托车这样的“大家伙”,到风扇、煤气灶、台灯之类的“小物件”,只要送上门,许典祥从不推辞。他的记事本上,工整记录着三千余次维修记录,邻居们常说:“许爹爹手艺没话说,东西坏了先找他,省心又省钱!”
分文不取的坚守:上门服务见真情
“自己会这手艺,顺手帮大家忙,要帮就帮彻底。”这是许典祥朴素的信条,也是他二十年不变的准则。义务维修中,他坚决不收分文劳务费;遇到需要更换零件的情况,还常自掏腰包购买,为此隔三岔五就要往五金店“进货”。
对于不便送修的大型或固定电器,许典祥不顾年迈,总斜挎着褪色的军绿色工具包上门服务。一个寒冬深夜,独居的张奶奶家取暖器坏了,他裹着棉袄赶来,举着放大镜专注维修数小时。暖风重新吹拂时,张奶奶要塞红包感谢,他却悄悄将红包压在茶几玻璃板下。“我有退休金,国家养了我,就该尽力帮别人。”许典祥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奉献里的精神寄托:温暖凝聚邻里情
对许典祥来说,义务维修不仅是助人,更成了晚年生活的精神寄托与快乐源泉。2013年老伴去世后,邻居们送来需要修理的电器,这份“被需要”让他渐渐走出悲痛,重寻生活的价值与乐趣。
维修时,他有着近乎执拗的细致:拆解必垫绒布,螺丝按序排列,修完必用酒精棉片擦拭干净。“与人相处,就是真心换真心。”他常这样说。
这份真心,让他的维修摊成了社区的情感枢纽。维修间隙,他会提醒独居老人关煤气,给空巢老人讲防骗知识。受他无私精神感召,社会内邻里互助蔚然成风:王师傅学通了下水道,赵阿姨主动帮人买菜,温馨的“15分钟银发互助圈”悄然形成。
许典祥用二十年坚守,生动诠释了“助人为乐”的真谛,成为新时代邻里守望、社区和谐的温暖注脚。(完)
![]() |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