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湖北要闻
湖北擦亮数字经济新IP
湖北日报
2025年07月23日 09:50
2025年07月23日 09:50 来源:湖北日报
分享到:

  从“万物互联”走向“万物智联” 湖北擦亮数字经济新IP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天纵 实习生 陆颖

  从手机地图导航、网上点餐购物、群众“指尖办事”,到企业车间柔性生产、产品全生命周期追踪……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每个人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

  《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指数2024》显示:湖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七、中部地区第一。

  《2025年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称,湖北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两位数增长,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了坚实支撑。

  中部数据流通服务中心入驻数商超千家

  数据流动量每增加10%,将带动GDP增长0.2%。

  为推动数据要素的有序流动和充分利用,2025年湖北新增了一家省属国企——6月6日,注册资本50亿元的湖北大数据集团成立,将致力于打造成为全国一流、中部领先的省级大数据集团。

  目前,由湖北大数据集团搭建的“中部数据流通服务中心”(于2024年9月上线)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入驻数商(以数据为生产经营关键要素的企业)1050家,上架数据产品660个,交易金额超3.8亿元。

  该集团正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建设运营,按照9月底和12月底时间节点,实施成立后的两个“百日攻坚”行动,通过举办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暨产业招商大会,全力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算力互联互通平台等揭牌运行,发布数据产业基金,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并计划在年底力争一批数据生态企业入驻产业园区、一批重点项目初见成效。

  为加速数据要素流动,政府部门也不遗余力。仅6月份,湖北省数据局就送出3份“大礼包”——

  印发《湖北省推进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方案》,促进数据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利用;联合华为公司推动“鄂汇办”鸿蒙版APP适配改造,实现53个省级部门的1031个政务服务事项、442个便民服务应用上线应用;与湖北省市场监管局携手,推动成立湖北省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数据高效流通与应用保驾护航。

  7月12日,在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数据局等多家主管部门指导下,湖北数字经济学院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揭牌,这是全国首家由省政府统筹打造的数字经济学院,将成为湖北数字产业和人才流动汇聚的新平台。

  全省总算力规模同比增长173%

  数据流通,激活应用。眼下,让百姓可观可感的数字化项目越来越多。

  在武汉万象城一楼“联觉”门店,由湖北文旅集团联合清华大学打造的国内首个国风大空间VR(虚拟现实)极致互动体验项目——“逍遥武当”,吸引了不少亲子游市民排队体验。

  游客在“数字孪生”武当山里,还能遇见教打太极拳的“张三丰”。据湖北文旅集团数科中心高级经理肖嘉介绍,“逍遥武当”是今年湖北“数据要素×”大赛参赛项目,已在武汉万象城和光谷K11落地,获得了市民游客广泛好评,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湖北旅游、武当突破”战略部署的数字文旅新IP。

  在咸宁市咸安区57.2平方公里的北洪港流域,湖北铁塔公司将40余座通信铁塔编织成“空天地”立体化感知网,串联了该区政数局、农业农村局、水利和湖泊局、生态环境局、应急局、文旅局等11个政府部门的数据,让乡村治理进入“读秒”时代。

  “哪里需要施肥、哪里需要打药、哪里作物长势好,打开手机一目了然。”咸安区汀泗桥镇干部杨柳艺说,用手机或电脑登录“咸安区北洪港流域数智治理监测平台”,非农非粮、种植结构、长势监测、农业病虫害等各类数据像天气预报一样实时更新,如今村民种地好像游戏“开外挂”,如虎添翼。

  为促进数据“聚起来、动起来、用起来、活起来”,湖北省数据局以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湖北分赛为媒,为参赛企业提供投资对接、应用场景供需对接、纳入试点示范储备库等支持,为湖北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创造更多可能。

  为支撑不断增长的数字化应用需求,全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快马加鞭。

  据湖北省数据局统计,截至6月底,全省在用数据中心243个,在用标准机架数超21万架,全省总算力规模13387P,同比增长173%。

  湖北省通信管理局介绍,全省5G基站数已达17.5万个,武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带宽扩容至3270G;移动物联网正在从“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发展,其终端用户数超8600万户,终端接入流量同比增长67%。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