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7月24日电(刘爱理)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湖北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作为,通过创新贸易模式、培育专业人才、搭建出海平台等一系列举措,为外贸企业打通出海堵点,为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 |
创新易货贸易,破解出海支付难题
7月22日,在十堰经开区龙门工业园的湖北联众实业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着赶制一批发往中东、欧洲的商用车汽配零部件。“我们用发动机、变速箱等产品换回1000吨沥青,这种以物换物的方式,成功绕开了外汇管制等壁垒。”公司外贸销售经理邵荣毅说。
这种新型易货贸易模式,是湖北省商务、海关、税务、外汇等部门联合推行的创新举措,通过货物直接交换替代货币支付,有效化解了汇率波动、现金流紧张等难题。在为企业纾解“支付难”的同时,更搭建起国际间资源互通的合作桥梁,让企业能够争取到更多的海外订单,为外贸增长开辟新路径。
培育专业人才,夯实出海人才支撑
十堰经开区持续开展外贸专业培训,为企业出海锻造“生力军”。
在湖北聚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外贸业务培训班里,学员们正专注学习跨境电商运营技巧。“我们邀请阿里国际站、亚马逊等平台专家授课,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让学员快速掌握外贸实操技能。”公司运营总监周焕介绍,今年已培育国际贸易人才181人,为50多家企业输送100多名专业人才,为企业出海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搭建多元平台,拓宽出海发展空间
今年以来,十堰经开区实施“百企出海拓市场行动”,组织40多家企业参加广交会等国内外大型展会,持续扩大外贸“朋友圈”。同时,新建8个“一带一路”国际供应链服务站及海外仓,建成全国首个汽配类跨境电商平台,形成“跨境电商+汽配产业带”特色模式。
一系列举措推动外贸出口大幅增长,1—6月预计出口22亿元,同比增长158%,顺利实现“双过半”目标。
“我们正研究出台支持外贸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从海关AEO高级认证、整车及专用车国际市场开拓、自主品牌培育等方面给予扶持。”十堰经开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刘经星表示,从贸易模式创新到全链条服务升级,十堰经开区正以全方位举措推动外贸企业稳健“出海”,在开放型经济赛道上加速前行,力争全年出口超50亿元。(完)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