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7月25日电 (程思 文雅)创意宣讲启迪思维,手工课堂巧手生花,主题墙绘扮靓街巷,山野研学亲近自然……2025年暑期虽已过半,湖北通山县的“爱心托管班”却热潮未减。来自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志愿者团队,以专业所长与青春激情,为这座山城注入了蓬勃朝气,让千余名少年儿童在知识与欢乐中绽放光彩。
“快看!西藏的小伙伴在跳舞!”在通山县闯王镇苦竹林村“爱心托管班”教室里,华中师范大学“语”梦为“马”通山推普实践队带领孩子们参与了一场跨越千里的民族团结主题视频连线活动,鄂、藏、新三地近百名青少年通过云端相聚,三地“小小家乡推介官”用“家乡话+普通话”的双语形式,介绍了家乡的民族风情与特色美食。
“孩子们用方言与普通话的交流很有趣,推广普通话是为了让沟通更顺畅,而守护方言与民族语言,是为了让文化根脉更坚韧。”实践队队员刘笑妍笑着说。
在通山县九管会内港村的青山绿水间,16名“爱心托管班”的孩子们在湖北大学“小书童”支教团志愿者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生动的自然研学之旅。
“老师这是什么呀?”“这是马齿苋,不仅能当野菜,还能入药。”志愿者们化身“自然导师”,沿途为孩子们揭开植物奥秘,孩子们手持笔记本认真记录,登至半山腰,志愿者就地开启了“山的形成”地理小课堂,行至水池边,又为学生们现场讲解防溺水知识。
在“爱心托管班”的课堂里同样绽放出别样风采。在该县通羊镇新城社区,湖北经济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阳光艺佰”志愿服务团队的数十名志愿者们手持颜料,精心勾勒,让大别山烽火、抗洪抢险、抗疫英雄等动人场景跃然墙上,绘就一道独特的“精神风景线”。
“看,这就是革命先辈们战斗过的大别山!”志愿者小林指着刚完成的墙绘,向围坐的孩子们讲述三大精神背后的故事。“这些画会说话,把英雄的故事都讲活了。”家长们纷纷点赞。
今夏以来,通山县以“爱心托管班”为纽带,创新构建“政府搭台、团委牵线、高校助力、学子反哺”的三维服务体系,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乡镇小学开设30个暑假“爱心托管班”点位,聚焦安全自护、兴趣培养、知识拓展和品德教育等,精心设计课程。该服务项目不仅吸引了省内多所高校志愿者团队积极参与,更有46名通山籍返乡大学生主动加入志愿服务行列,用暖心陪伴守护家乡青少年的快乐暑假,真正实现“让山水成教材,让实践出真知,让托管有温度,让成长更全面”。(完)
![]() |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