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社会新闻
老农的现代农业经:机械化种田让“靠天收”成历史
中新网湖北
2025年07月25日 11:54
2025年07月25日 11:54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中新网湖北新闻7月25日电 (郭峰)7月22日,大暑时节,湖北省老河口市薛集镇郭营村的玉米地里,57岁的种粮大户郭福昌正在检查滴灌设备。这位只有初中文凭的老农,通过机械化、规模化种植,将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化产业,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典型代表。

  从“农机手”到“种粮大户”的转型之路

  郭福昌的种田之路始于农机。13岁会开拖拉机,15岁学修农机,28岁买回全镇第一台大型收割机。如今,他的院子里停放着三台大型收割机和四台大型拖拉机。“农业的出路在于机械化、智能化。”郭福昌深有体会地说。

  2017年,郭福昌开始流转土地,以每亩650元的价格,先后承包了郭营村和邻近余起营村共700多亩耕地。“地块分散,我就选择种植小麦和玉米两个品种,规模化经营才能提高效益。”郭福昌告诉记者。

  现代农业装备破解“靠天吃饭”难题

  第一年承包土地就遭遇连阴雨,玉米损失过半的教训让郭福昌意识到现代农业设施的重要性。他先后投入8万元打深水井,安装滴灌设备,购置5台电动抽水机,建立起“旱能浇、涝能排”的农业生产体系。

  “今年7月持续干旱,但我的玉米地每隔三五天就能轮灌一次。”郭福昌指着正在扬花的玉米说,“即便是8月遇到涝灾,我也有七八台抽水机可以应对。”

  电力保障为现代农业“保驾护航”

  7月20日,当地气温突破39摄氏度。供电公司的智能用电管理系统监测到郭福昌机井用电异常,农电工陈相亭立即上门服务,及时排除了电表接线故障。“现代农业离不开稳定的电力保障。”郭福昌感慨道。

  规模经营效益显著

  72岁的村民郭高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自己种2亩地,每亩纯收入不到700元;而郭福昌规模种植,加上农机服务收入,年收入可达数十万元。“现在村里九成以上的人都外出打工,把地流转给老郭,既省心又赚钱。”郭高三说。他计划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引进更先进的农业机械,带动更多村民共同致富。(完)

【编辑:刘莉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