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湖北鹤峰:绘就“三色生态卷” 释放烟田新动能
中新网湖北
2025年07月29日 17:47
2025年07月29日 17:47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仲夏时节,行走在鹤峰县广袤的烟田里,绿意盎然的烟叶在微风中舒展,田间地头蓝、绿、金三色交织,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现代生态农业画卷。这充满活力的色彩背后,是鹤峰县精心构筑的“三色防线”,为烟叶产业注入强劲的绿色动能。

  “蓝色”科技:智慧之眼守护生态命脉

  在鹤峰烟区的上空与田间,一抹抹“科技蓝”正悄然改变着传统烟叶生产的图景。这蓝色,是无人机巡航的轨迹,精准守护着烟田的生态命脉。

  “嗡……”一架高效植保无人机轻盈掠过烟田上空。作为“空中哨兵”,其搭载的智能喷洒系统,能将药剂或叶面肥化为极细密的雾滴,如同为烟叶披上一层均匀的防护纱衣,作业效率远超人工数十倍。

  “以前背着药筒打药,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还容易漏喷重喷。现在这‘铁家伙’半小时搞定一大片,人轻松多了,药打得还匀实!”容美镇烟农老王感慨道。更关键的是,其药液雾化程度高、飘移少的特性,显著减少了药剂随风飘散到邻近作物、水源或栖息地的风险,大幅降低了对蜜蜂等传粉昆虫及其他非靶标生物的误伤,从源头上减轻了化学药剂的环境压力,为烟田及周边织就了一张更安全的“生态防护网”。

  “绿色”屏障:生态链中的无声卫士

  在烟田周围,一道道生机勃勃的“绿色”屏障悄然矗立。香根草、蓖麻等诱集植物沿着田埂茂密生长,它们特殊的香气成为诱捕害虫的天然陷阱。

  烟站技术员指着叶片上微小的虫卵介绍:“看,这就是烟蚜茧蜂的卵,它们可是蚜虫的天敌。”鹤峰大力推广“以虫治虫”生物防治技术,田间释放的烟蚜茧蜂、赤眼蜂等“绿色卫士”有效遏制了害虫种群,显著减少了化学农药使用量。

  据统计,今年全县烟田生物防治覆盖率已达85%以上,化学农药使用量同比减少近30%,田间瓢虫、蜘蛛等益虫种群明显恢复,生态平衡得到有效维护。

  “金色”沃土:秸秆归田滋养大地

  粉碎的烟秆均匀铺撒在垄间,在阳光下泛着温暖的金色光泽,这是鹤峰烟田推行秸秆还田技术的生动写照,也是“三色防线”中关键的“金色”一环。

  “以前烟秆只能烧掉,现在粉碎翻压回田,地更有劲儿了!”中营镇烟农老刘对这项技术赞不绝口。烟秆富含有机质和钾元素,科学粉碎腐熟后还田,配合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有效提升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团粒结构。

  监测数据显示,实施该技术的核心烟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均提升0.2个百分点以上,烟田这个“金色”的根基日益厚实肥沃,为产出优质生态烟叶提供了持续的地力保障。

  “三色防线”的协同发力,深刻改变了鹤峰烟田的生态面貌,激活了巨大的生态潜能。烟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不仅稳定提升了烟叶的产量和内在品质,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更显著降低了种植成本。更重要的是,这套可复制、可持续的生态种植模式,为鹤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探索了新路径,让烟农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实实在在地收获了“金山银山”。

  “‘三色防线’是我们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未来将持续深化生态种植技术集成与创新,让鹤峰烟田永葆生机,让生态红利惠及更多百姓,为乡村振兴贡献绿色力量。”鹤峰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蓝色科技、绿色屏障与金色沃土,正共同描绘着鹤峰烟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崭新篇章。(杨婷茜)


【编辑:丁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