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社会新闻
从“雨夜守护”到“冒死顶住” 危急时刻他们挺身而出
中新网湖北
2025年08月04日 16:37
2025年08月04日 16:37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中新网湖北新闻8月4日电 (邱玲鹏 肖慧婷 熊子恒 孔天应)“新闻里‘白车侠’冒死抵住失控车辆的视频我看了几遍,得知他是一名退役军人,很崇敬他!”说完这话,咸宁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国网通城县供电公司员工胡锾,与一旁的“白车侠”杜志军相视而笑。

胡锾接受采访。熊子恒 摄

  7月31日,“央省媒体咸宁政法一线行”采访团在通城县见到了这两位见义勇为先进人物。

  2024年7月1日晚,暴雨倾盆,通城县民主路一位老人被摩托车撞倒。路过的胡锾看到后立即上前查看伤势,并拨打报警和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胡锾被迎面而来的一辆摩托车撞倒在地,但她仍挣扎着站起来护送老人至医院。

  2024年10月7日,一辆轿车在通城县的闹市区失控。危急时刻,杜志军用自己驾驶的白色轿车,冒死顶住失控车辆,不仅挽救了昏迷司机,更避免了一场重大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

  “当时也没想那么多,看到老人昏迷了,就想着赶快报警。”

  “当时没想别的,后面都是闹市区,只能顶住。”

  采访现场,两人分别回忆了救人的情形。虽然经历不同,但他们都把守护他人生命放在了第一位。

杜志军接受采访。熊子恒 摄

  “一位是‘70后’,一位是‘95后’,相隔20载的通城儿女,在危难时刻同样挺身而出,这片土地必定正气浩然!”听完两人的讲述,一位采访团成员感慨道。

  为什么见义勇为精神在通城蔚然成风?通城县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孔天应介绍了厚植崇德向善、扶正祛邪精神的通城做法。

  一方面通过加强宣传,开展见义勇为进社区、进工厂、进机关、进乡村等活动,举办见义勇为座谈会20余场次、先进事迹报告会12场、见义勇为文艺节目送戏下乡演出32场次,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扩大见义勇为工作的影响。

  另一方面是完善奖励机制。每年开展见义勇为人员集中慰问活动,对新涌现的见义勇为先进典型,及时前往所在单位、村(社区)公开奖励。对因见义勇为受伤或家庭经济困难的个人,由相关部门进行结对帮扶,每年上门进行慰问。

  “有一次,杜志军被邀请去学校给孩子们讲见义勇为故事,同学们喊他英雄、找他签名呢。”一位熟悉杜志军事迹的采访团成员说道。

  对于能参与见义勇为精神的传播,杜志军感到十分荣耀。

  杜志军说,近年来通城县涌现了扑救居民火灾的罗学文、陈远忠,抢救急病学生的程立飞,勇救溺水群众的方斐浩等见义勇为的先进典型,他深切感受到见义勇为精神在通城人民中不断接续传承、发扬光大。

  据悉,1995年以来,通城县共有57位见义勇为典型人物及典型群体,其中中央表彰2人、省级表彰22人、市级奖励6人、县级奖励27人。

  今年2月,通城县委政法委编印了《义重通城——见义勇为礼赞》一书,采写整理了这57位见义勇为先进典型的事迹。他们中,有年逾八旬的大爷,也有十多岁的少年;有共产党员,也有普通群众。

  “相信在越来越多的道德模范感召下,见义勇为必将成为全县群众的认知自觉、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通城汇聚强大正能量。”孔天应说。(完)


【编辑:刘莉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