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向日葵花海 看北斗卫星模型 蔡甸大集街道迎来暑期研学热
长江日报讯(记者袁满 通讯员龚黎明 姚芬)炎炎夏日,蔡甸区大集街道的武汉海陆空爱国主义教育展览馆内,150名来自武汉市总工会暑期公益夏令营的学生正在体验爱国主义教育的研学课程。参观烈士铜像、观摩北斗卫星模型、体验模拟射击……融合“科技+军事”的主题研学,受到了学生们热捧。据统计,该教育展览馆暑期接待研学团队人次同比增长了60%。
“北斗导航系统是咱们自主研发的!”九年级的蒋子轩在卫星模型前驻足良久;八年级的张亿江则细心绘制“歼-10”战机草图,准备回家与军事迷父亲分享。海陆空爱国主义展览馆馆长余飞介绍,馆内陈列着“C919大飞机”“中国天眼”等近百件高精度模型及退役装备,学生还能跟着工学博士参与望远镜制作等实践。7月初,该馆刚获评蔡甸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
暑期过半,研学游市场“热”力不减。大集街道深挖特色资源,聚焦红色文化、非遗体验、自然探索、消夏避暑等夏季文旅消费热点,不断丰富研学产品和线路,成为武汉及周边学生暑期热门研学目的地之一。
来自江西、福建等地的50多名学生慕名来到全国文明村黄虎文创村,在老屋改造成的顺武堂武馆学习太极、棍术、剑术等传统武术,在强身健体之余,还跟随村内的琴师、茶艺师、书法家等艺术匠人学艺陶冶情操。
“蔡甸是全国武术之乡,学武术后我感觉自己更强壮了。”15岁的董子熠学习武术已有8年,今年以武术特长被武钢三中录取。
村内的知音童谷景区,琴音绕梁,鸟语花香,学生们身着汉服,或学习诗词、国画、书法、戏曲等知识,或在投壶、射箭等游戏中体味传统文化,还能化身古代的学子,跟随蔡甸大集名士——康熙帝师熊伯龙学习传统国学。
大集街道推出的“白+黑”研学线路引爆暑期消费。上午在花博汇景区向日葵花海、千亩荷塘边探究自然奥秘,下午在古风话剧《绝弦记》、戏曲《不折风骨》等演绎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晚上在潮流电音和璀璨烟花烘托下玩转傣族风情泼水节,深受家长及学子们青睐,市场反响热烈。
大集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三面临后官湖,拥有花博汇、黄虎文创村等知名景区,有南湖高龙、杨氏洪门拳等一批省市级非遗文化,将继续发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把研学资源“势能”转化为市场消费动能,让大集街道成为旅游胜地、研学宝地。
(参与采写:周佳玲)
![]() |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