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8月5日电 (卢琪)武汉市硚口区统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三线并进”,打造医疗健康、科技服务、现代商贸三大产业高地。
武汉市“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硚口区“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5日召开,硚口区委常委、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苏新威介绍上述消息。
据介绍,在医疗健康产业,硚口区建设“环同济健康城”。发挥同济医院等6家三级甲等医院、400余家医疗机构、5000余家健康实体的资源优势,建立成果转化平台——同济产创中心,构建基金联盟,打造验证中试服务平台,组建药械申报服务团队,搭建医企交流对接机制。目前,该区与同济正联合建设国家医学中心科创院、湖北省医疗健康前沿数智中心、硚口同济数智产业园三大平台。
在科技服务产业,硚口区加快建设“汉江湾数智城”。以“算力、算法、数据、场景”一体布局为引领,打造汉江湾人工智能产业园。在算力方面,星火众达1000P算力中心建成投用;在算法方面,建成投用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武汉)创新中心;在数据方面,获批全省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区,完成全省首单数据产品挂牌交易,携手企业建设数据要素基地;在场景方面,携手CSDN、华为、江汉大学联合成立国家级开源联盟——“智慧医疗开源联盟”,联合程力、桥科院开展高端特种车辆AI融合、桥梁建造人工智能中台等应用示范。
在现代商贸产业,硚口区加快推动汉正街市场转型。《汉正街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商贸服务和文化旅游“双T”战略,梳理了打造汉正老街历史风貌区、推进市场载体转型、打造文商旅融合消费新地标等重点任务,三年总投资214.84亿元。如今的汉正街,AI设计广泛运用于汉派服装,集聚超过700名的服装设计师,云裳链等数字贸易平台即将运营。
硚口区经科局党委书记、局长雷磊介绍,该区大力推动创新发生,聚焦人工智能、大健康、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出台一系列政策。其中,《硚口区促进人工智能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简称“人工智能九条”)“算力券”“模型券”“数据券”三券同发,每年给予企业最高1500万元支持。《硚口区进一步推进医疗科技成果转化和大健康产业突破性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简称“健康七条”)在全市首创“基础研究+产业转化”联动机制,给予企业最高200万元支持,探索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设立“同济健康城科创基金”,分阶段赋能企业,全程陪伴企业成长。
硚口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罗艳玲介绍,为进一步汇聚转型发展人才力量,该区发布《关于进一步激励人才引领支撑硚口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简称人才十条2.0版),聚焦五大类高层次人才分类支持,对引进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人才的企业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进一步构建“产业—人才—创新”融合生态。
苏新威表示,聚焦全区11条产业链,各类政策倾斜创业者,支持年轻人,让企业做到四个不缺——“不缺空间、不缺融资、不缺人才、不缺服务”,安心在硚口发展。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区新增市场主体1.6万户,企业占比达40%。其中,128家企业完成高企注册,新增10家专精特新企业。创新企业正蓬勃生长。(完)
![]() |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