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荆楚各地
湖北通山:科技赋能“虫口夺粮”
中新网湖北
2025年08月05日 16:14
2025年08月05日 16:14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中新网湖北新闻8月5日电(程思 文雅 阮班浩)盛夏8月,湖北通山县16万亩稻田翻涌着翠浪。在大畈镇隐水村的稻田边,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在技术员的操控下划出精准航线,药雾均匀洒向田间,“突突”的机鸣声中,一场“虫口夺粮”的攻坚战正在上演。

  “专家快来看看,我这稻叶上都是虫眼!”8月4日清晨,隐水村村民王成柱的求助电话刚打到县农业农村局,不到中午,植保站的农技专家们就踩着泥泞的田埂赶到了现场。

  拨开稻丛,植保站站长陈从良蹲下身,指尖轻轻捻起一片又一片病叶:“这有好几种虫害,得立即飞防。”说话间,无人机已装载好生物药剂升空作业。

  “以前人工打药累断腰还打不了多少,现在无人机一天能治几百亩,效率高多了,还有专家手把手教技术,种粮底气更足了!”看着高效精准的防治场景,老王眉开眼笑。

  在县农业农村局植物保护站,物联网监测设备的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着虫情数据,24小时不间断地对病虫害进行“智能诊断”。

  “这套系统就像给稻田装CT机。”陈从良指着屏幕介绍,一旦发现异常,预警信息立刻会发送至农技专家和农户手机,病虫害预警准确率达95%,防治效率提升40%。

  在这片科技护航的稻田里,处处可见农技人员的“铁脚板”印记。烈日下,他们裤腿沾满泥浆,一株株查看苗情;暴雨后,他们第一时间踏勘受灾田块。正是这种“把办公室搬到田间”的作风转变,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希望的田野上生根发芽。

  “减少会议报表,增加实地服务,我们要用技术填平‘最后一公里’的沟壑。”陈从良的话道出了通山农技人的初心。截至目前,全县已开展无人机统防统治1.5万余亩,发放高效低毒药剂2.4万包,开展农技培训10余场。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通山县以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更加精准的技术服务,为粮食稳产增产、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坚强保障,将作风建设成效切实转化为解民忧的实际行动,绘就乡村振兴的最美“丰”景。(完)


【编辑:刘莉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