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科教体育
清华大学、三峡大学联合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中新网湖北
2025年08月06日 09:44
2025年08月06日 09:44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中新网湖北新闻8月6日电 (周颖)“参加这次活动,让我对电力领域科技创新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特别是我在触摸到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机械臂,看着它精准识别设备隐患,真切体会到‘科技让供电更智慧’。同时,我也更加深刻体会到电力行业的创新不仅是技术领域上的攻坚突破,更是守护万家灯火的责任担当,更加坚定了自身投身电力行业的信心决心。”谈起参加近日举办的“清梦三峡·智电领航”社会实践活动感受时,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大二学生杨仕钰由衷说道。

  由清华大学、三峡大学联合开展的“清梦三峡”社会实践活动已经连续第三年举办。今年的活动中,来自两所高校的13名师生利用7天时间,深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下属供电企业、科研院所、生产营销班组,开展沉浸式、体验式调研实践,积极探索AI在电力领域的典型场景,不断提升对电力领域技术创新与行业应用的认知,切实增强能力本领。

  踏遍电网全链路,深研发输变配用。在1000kV特高压泉城站内,工作人员指着错综复杂的线路网络,细致讲解着电流从发电站出发后的“旅程”,成员们对发电环节如何实现多能互补接入、特高压输电技术如何突破距离限制降低能耗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绿色低碳车网互动充换电示范站、能源互联网智能装备基地等地,成员们一边观听设备操作演示、功能讲解,一边认真记录,时不时与讲解人员交流,这种交互式学习,让课本中抽象的“发、输、变、配、用”全流程知识变得触手可及。

  探秘科创新高地,智联电网启新篇。在国网山东信通公司美里湖数据智算中心,同学们通过实地观摩,对电力数据中心在数据处理中的“中枢大脑”功能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在国网山东电科院储能实验室等新型电力系统实验室,成员们通过与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专家人才交流座谈,对储能领域前沿技术等电网“黑科技”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在宁德时代山东基地,当成员们听到讲解人员说道“全部投产后年用电量将达12.7亿千瓦时”,内心对中国电网技术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成员们在一个个创新场景中驻足、提问、记录,真切触摸到电网行业的创新脉搏,更渴望将所学知识融入这场科技创新的时代浪潮中。

  实操体验强本领,匠心传承育新才。在大国工匠创新工作室,“国网楷模”、三峡大学2011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优秀校友李敏亲历现场,手把手教大家操作高压设备检修工具,讲解如何通过听声、看色判断设备运行状态;在雪野无人机智能巡检实训基地里,同学们看着无人机升空,在模拟线路上练习识别缺陷,亲身感受科技与技能的结合;在临沂技能实训站、济宁技能实训站,成员们开展了装表接电、电力电缆剥切等生产专业实训实操活动,沉浸式体验基层工作,培养扎根基层、岗位建功的精神品质。活动期间还开展了“两弹一星”精神宣讲活动,特别邀请到钱学森警卫员、山东省劳动模范、齐鲁大工匠高永强,并结合个人成长经历,深情讲述自己和团队青年骨干们在“两弹一星”精神感召下,立足岗位不懈追求科技创新报国的奋斗故事,在场聆听的成员们深受触动。走进国家电网公司劳模工匠展厅,一幅幅照片、一个个故事,让劳模工匠精神变得可感可触。来自清华大学电机系的大二学生李佳祺表示,这次研学不仅学到了过硬本领,更读懂了“坚守与专注”的职业真谛。

  红色教育悟初心,报国使命映山河。实践活动中,同学们看望百岁反法西斯战士国清之老人、参观沂蒙精神党性教育展厅聆听红色电力故事。同学们更加坚定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信念,也更加明白青春要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绽放。

  这次实践活动,既加强了校与校之间的联系,又强化了校企合作。清华大学和三峡大学学子共同感受了科技赋能电力的硬核实力,更读懂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初心传承,在这场理论与实践的交融、理想与责任的共振中,青春的航向更清晰。(完)


【编辑:裴春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