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8月6日电 (陈思敏)“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10多年来,武汉长江航道救助打捞局(以下简称救捞局)工作人员如蛟龙般搏击风浪,深潜救援,那些影视剧中才会出现的惊险场景,就是他与团队真实的工作写照。他,就是救捞局潜水工程公司潜水员刘志懋。
刘志懋曾于2005年—2007年在海军南海舰队服役,退伍后,进入广州潜水学校学习专业潜水。自2010年初来到救捞局从事潜水工作,至今始终奋战在潜水服务一线。10余年间,他在多次重大抢险救援任务中冲锋在前、发挥突出作用,参与了“二航9566”沉船打捞、随州消防支队水上应急抢险及福姜沙、荆江1-6标段等重点工程潜水任务。
2022年9月,救捞局接到任务,需要配合打捞长江中游牧鹅洲水道历史碍航沉船“二航9566”。由于现场作业条件限制,沉船只能由潜水员进行水下切割后采用分段起吊的方式进行打捞,然而大部分作业任务在船体断口处,船体撕裂呲出的钢板像刀尖一样锋利。面对湍急的水流,极低的能见度,以及船体随时可能划破潜水服、割裂潜水气管的危险,刘志懋跳入水中,立刻稳定了军心。经过十几天的水下清淤、水下船体分段切割、穿引钢缆等急难险重任务的协助,沉船终于被顺利打捞出水,消除了该河段生态和通航安全隐患,为进一步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改善航道通航条件积累了宝贵经验。
2025年4月,他参与三峡库区内河首次百米级深度混合气潜水搜救演练,经历近2个月的准备和训练演练,完成了预定水域水下定位、沉物打捞等全流程实战课目。作为潜水监督和领队,他将安全刻入细节,反复比对混合气质量,对供气、吊放系统全面维保,清理消音器堵头、加固配电柜柱脚,逐项测试10余项设备功能,短时间排查处理20余项系统问题;组织编写方案,开展多轮技术交底与测试,确保设备和人员安全。作为核心潜水员,他每次率先下水,验证设备、示范操作,在暗涌密布、能见度不足1米的“水下迷宫”中,精准完成各项操作。通过训练演练,混合气潜水团队进一步磨合,多人突破个人纪录,建立了大深度潜水作业信心,将内河应急打捞能力提升至100米作业深度,继常压潜水系统(ADS)在长江秭归段完成167.6米深潜测试后,再次推动内河深水应急救援能力取得重要技术突破。
刘志懋还深度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下应急救援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课题五《水下狭窄探摸模拟系统研究》,凭借丰富的实战经验,为系统场景设计提供关键支撑。他结合多次沉船救援等真实案例,精准提炼出翻扣沉船客舱、管道、溶洞、船体切割4类高风险救援场景的核心特征,提出模拟参数优化建议,让系统更贴近实战环境。在他的推动下,救捞局在国内率先开发出该模拟训练系统,为潜水员培训提供了坚实的场景基础,让救援人员在实战中更从容应对复杂环境。
2023年1月,救捞局成功加入了国际潜水承包商协会(ADCI),成为华中地区首家ADCI会员单位,标志着开始进军海洋工程潜水市场。刘志懋清楚地认识到执行ADCI潜水作业程序是成为行业领军队伍的必由之路,以身作则系统学习ADCI作业标准和相关体系文件。在他的感染下,潜水队伍形成了浓厚的ADCI体系学习氛围,执行ADCI潜水作业标准也开始成为大家的工作日常,如今一支有技术、能战斗、能吃苦、能奉献的一流潜水队伍已初具规模。(完)
![]() |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