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8月10日电 (游莉)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上半年,咸宁工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发展韧性持续增强。
工业指标稳中有进。强化目标导向,实施主动精准有效监测,全市工业经济保持了稳中向好、稳中有进良好态势。1—6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
企业服务成效明显。建立以用电为核心的百家重点企业监测服务机制,着力扭转工业用电下降的被动局面,预计7月当月全市工业用电增长6%以上。动态更新拟进规目标企业培育库,实施“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扶持一批、申报一批”机制,1—6月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6家,为近五年来最好水平。
新增长点支撑有力。建立172个预增产值2000万元以上工业增长点项目培育库,落实“县级领导+乡镇园区+科经部门”包保责任,推动尽早达产发力。1-6月,98个增长点发力,累计新增产值73.9亿元,拉动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8.7个百分点。
![]() |
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发展质效逐渐显现。今年以来,咸宁抢抓工业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政策机遇,分四批次推荐170个项目争取专项再贷款资金支持,106个项目的149.46亿元贷款需求已通过工信部审核,已授信项目56个、32.24亿元,已提贷项目56个、17.84亿元。75个研发创新和技术改造项目合计27.44亿元贷款需求已纳入省技术创新专项贷“白名单”。
试点示范培育实现新突破。截至2024年底,国家级绿色工厂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全市共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1家、绿色园区2个,位居省内第5位;共获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占全省4.1%,位居省内第6名。2025年,新增98家企业上榜第七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排全省第7位,创建成功率为77%;全市累计成功培育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14家,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的三分之一;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家,重点“小巨人”企业4家;全市创新型中小企业418家,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的42%。赤壁维达力产业园入围工信部2025年万兆光网园区试点。咸宁市被列入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改革试点地级市、通城县电子智能组件与云母基材产业集群被列为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改革特色产业集群试点,截至8月5日,全市共有52101家企业加入“鄂融通”平台,排全省第五位。现有1655家企业申请贷款,申请金额886180.09万元;授信企业数484家,授信金额140892万元;已经放款企业数443家,放款金额119516万元。
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新发展。已启动市级第三批智能化制造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申报工作;认定2025年度基础级智能工厂23家,认定先进级智能工厂33家;推荐真奥药业、华源包装等68家企业申报省级企业上云补贴,预计获得补贴资金820万元;加快实施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项目,已有三六重工、精华纺织等79家企业签订数转改造合同,合同金额超3000万元;推荐中港金属、中健医疗等9家企业申报2025年国家和省级5G工厂项目;立邦涂料获评2025年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赤壁维达力产业园获批工信部2025年万兆光网园区试点项目。(完)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