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8月15日电 (周蜜 乔羽)近日,赤壁市蒲圻街道华舟社区的35位老人在志愿者搀扶下,走进三国赤壁古战场景区。当《赤壁·借东风》实景演出拉开帷幕,82岁的李爹爹激动地握紧拳头。
![]() |
这场“圆梦之旅”,正是赤壁市探索“多格合一”基层治理模式结出的暖心果实。如今,通过整合警务、综治、党建等各类网格资源,构建“一格统筹、多员联动”工作体系,赤壁正让基层治理从“单打独斗”迈向“协同共治”,奏响民生服务新乐章。
银发网格:织就养老服务温情网
华舟社区的午后总飘着淡淡的药香,这个由企业职工生活区转型而来的社区,60岁以上老人占比53.7%以上。“以前开展敬老活动,社区单枪匹马跑部门、找资源,常常力不从心。”社区党委书记金玲翻开工作台账,去年重阳节筹备活动时的窘境仍历历在目。
如今,“1名联系领导+1名网格党支部书记+6类下沉力量+ N个社会力量”的矩阵式配置,让服务效能实现质的飞跃。在此次“关爱老人”圆梦行动中,社区党委牵头制定方案,市文旅局定制文化体验路线,鼎途投资公司调配专车保障,12名志愿者全程提供健康监护——从分发降压药到搀扶观演,各环节无缝衔接。
“就像有支‘常备军’随时待命。”金玲指着墙上的网格力量分布图,上面清晰标注着医疗、民政、文旅等12类下沉资源,“老人有需求,网格一吹哨,相关力量就报到。”这种转变,让社区服务从“被动响应”变为“主动感知”,今年以来已在助医、助行等方面服务高龄老人近300人次。
商圈网格:破解烟火气里的治理题
傍晚6时,三国商业城的美食摊主们陆续支起摊位,沿着新划的黄色警戒带整齐排列。而就在3个月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流动摊贩挤占消防通道,与居民时有纠纷。
“285家固定商户、89个流动摊位、日均5000人流量,单靠社区4名工作人员根本管不过来。”西街社区党委书记丁毅坦言,过去执法力量“各管一段”,往往是城管刚清退占道经营,交警又来贴违停罚单,问题反复反弹。
转机始于“多格合一”机制的落地。接到居民关于消防通道堵塞的投诉后,网格长立即启动“联合处置”程序:街道综合执法大队划定经营时段,市场监管所指导商户规范卫生,派出所加装监控设备,社区党员组建志愿巡逻队——多方会商推出的“限时经营区”方案,既保住了商户生计,又打通了生命通道。
如今,商户们自发组成“诚信经营联盟”,互相监督规范经营。“以前是跟执法者躲猫猫,现在是大家一起维护秩序。”经营了5年烧烤摊的王师傅说,规范管理后,他的生意反而好了三成。这种由“管治”到“共治”的转变,让商圈纠纷同比下降68%。
田间网格:筑牢抗旱保收防护墙
“水泵又转起来了!”凤凰山社区八组的田埂上,村民们看着清水汩汩流入干裂的稻田,忍不住欢呼起来。这场持续20天的抗旱保卫战,检验着农村社区的治理韧性。
“2700亩农田,涉及8个村民小组,光靠社区两委根本守不过来。”社区党委书记江钊回忆,旱情初现时,网格党支部第一时间召开党建联席会,迅速凝聚起多方力量:网格员逐户摸排建立受旱台账,农技员指导科学灌溉,供电所紧急抢修变压器,水利站调配抽水设备——形成一张从水源到田间的抗旱保障网。
八斗垅水库的抢修最能体现协同效能。接到网格员上报的“电压不足致水泵停摆”消息后,供电所党员突击队带着设备15分钟赶到现场,顶着38℃高温更换电缆,仅用2小时就恢复供电。“以前找供电所要层层审批,现在网格直接对接,效率天差地别。”村民江小青算了笔账,及时供水让他家5亩水稻至少减少损失5000元。
这场抗旱战役中,网格共协调调配抽水泵23台、组织抗旱突击队12支,最终保障了2700亩农田颗粒归仓。“就像给农田装了‘智能安全阀’,哪里缺水、哪里设备故障,网格实时预警,各方合力解决。”江钊说。
从银发服务到商圈治理,从抗旱保收到纠纷调解,赤壁的“多格合一”并非简单的资源叠加,而是通过党建引领重构基层治理逻辑。“把分散的力量拧成一股绳,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赤壁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化“五邻”工作法,推动网格力量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完)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