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8月16日电 (周清梅)从流动摊贩在“便民疏导点”规范经营,到企业库存通过“供需桥梁”盘活;从审批流程“瘦身”让商户少跑腿,到柔性执法传递法治温度……荆门市东宝区城管局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核心,创新实施“管理精度+服务温度”模式,通过三大举措破解经营主体发展痛点,实现“辛苦指数”向“发展指数”的转化。
![]() |
服务前移:精准破解发展难题
“城管局不仅帮我们降了物流成本,更盘活了积压库存,投资信心更足了。”美厨智能家居(湖北)有限公司负责人难掩欣喜。该局在日常走访中,发现企业因工艺调整积压库存,随即化身“市场红娘”对接辖区批发商,促成优惠收购并通过超市渠道销售,实现企业减负、商户盈利、市民受益的三方共赢。
针对商户审批环节多、耗时长的痛点,东宝区城管局与行政审批局联动整合占道审批职能,大幅缩短周期;建立“问题收集—交办—办结—回访”机制,确保诉求件件落实。2025年4月以来,支持100余家商户举办600余场促销活动,有力拉动消费。
执法革新:法治温度浸润营商
该局以坚持刚柔并济,让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2025年5月,执法中发现某企业初次轻微违规行为(如委托无资质车辆处理建筑垃圾),采取“解读条例+限期整改+承诺警示”替代处罚,既维护法规刚性,又保留发展空间。
该局开展“法律五进”普法活动,覆盖企业20余家、市民超2万人次,发放资料万余份,解答问题300余条。建立“日常巡查+动态监管”机制,将普法融入执法全过程,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氛围。
环境提质:颜值增值赋能发展
城市“颜值”直接关系营商“价值”。上半年,东宝区城管局对辖区企业周边2万余平方米绿化带开展专项整治,清理补植,并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厂区周边清爽多了,客户印象更好了。”园区职工王女士点赞道。环境改善成为企业形象的“加分项”。
针对商户反应强烈的停车难、非机动车乱停问题,该局配合相关部门将闲置操场改造为智能停车场,新增车位152个;在商业街区增设停车标识30处,按“入位、同向、整齐”原则规范非机动车停放。2025年劝导教育300余人次,规范乱停车辆1600余辆。
从企业车间到商圈街巷,东宝区城管局以服务精度、执法温度、环境品质持续破解发展痛点,让精细化治理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完)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