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8月18日电 2025中国光谷3551国际创业大赛四大产业赛区初赛打响!8月13日、8月14日,光电子信息赛区和新材料与高端装备制造赛区两场初赛在光谷海外人才创新园举行。通过激烈角逐,共32个项目晋级复赛。
硬核争锋 两场初赛项目含金量十足
两场初赛堪称“硬科技”的盛宴,参赛项目技术含金量十足,聚焦于破解行业难题、引领产业升级的前沿领域,展现出极强的技术实力与产业竞争力。
光电子信息赛区初赛项目涵盖光声光谱检测、磁电芯片、量子点红外芯片等关键领域,多项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部分为国内首创或全球首款。
这些项目与光谷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高度契合。光谷作为国内光电子产业核心集聚区,在芯片、光通信等领域布局深厚,而参赛项目中,半导体制造、光模块、量子通信等方向,与光谷的产业基础和发展需求精准匹配,有望借助当地产业生态实现快速转化,为光谷光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很多集成电路芯片技术的竞争追根溯源其实是材料科学与技术的竞争。”参加光电子信息赛区初赛的华中科技大学常海欣教授介绍他的项目时提到了这个观点。
他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清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与日本东北大学从事研究工作。此后,他加入华中科技大学,从事量子材料、新能源材料及相关器件等领域研究。
常海欣介绍,自己另一重身份是创业者,此次参赛的“MRAM存储芯片用晶圆级超室温二维范德华铁磁量子薄膜及其二维磁隧穿结”项目,带来一种获得剑桥晶体中心认证的超室温二维铁磁量子新物质,能用于MRAM存储芯片,该类存储芯片国内还没有实现规模量产。
据悉,该技术已获中、美多国专利授权,并已申请韩国、日本、欧洲的全球专利保护。该项目正在筹建量产线。最终,这一项目摘得光电子信息赛区初赛第一名。
中珈资本(武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贺丹作为光电子信息赛区初赛评委总结发言时说:“每一个项目都闪耀着智慧和激情,彰显了光谷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内核。作为评委,我们感觉不仅是见证了技术的突破和商业的巧思,更感受到创业者们扎根武汉,助力武汉成长的初心。”
而另一场新材料与高端装备制造赛区项目,聚焦新能源、航空航天、半导体、环保等领域,兼顾生态与效益。项目多依托高校技术,获专利支撑,部分已试用或量产,在解决行业瓶颈方面发力,应用前景广泛,将助力高端制造升级与绿色发展。
新材料与高端装备制造赛区初赛中,夺得第一名的为“基于微纳三维成像面共焦技术的3D显微镜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该项目已产业化,企业成立不超过3年,专注于开发光谱共聚焦技术主导的光学三维成像平台,实现了微纳米级光学3D显微镜领域技术与产品国产替代双突破。
其产品可运用于半导体、高端3C电子、新能源、硅光器件、薄膜材料等领域,以及超精密制造领域的检测和量测。该团队自研的一款“面阵光+共焦成像”技术的商业化产品为全球首款。
武汉中科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康翼鸿作为新材料与高端装备制造赛区初赛评委总结发言时说,硬核科技迎来了好时代,是人才及产业基金“投早投小”重点关注的领域,尤其是本次赛事的参赛创业项目,不少来源于深厚的高校科研沉淀并正在完成从技术到产品的升华,富有前景。
光谷人才种子基金伴随大赛“助跑”
“光谷人才种子基金”也在两场初赛中亮相并做推介。据介绍,基金将主要投资于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及未来产业,重点支持成立不超过3年、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早期企业或尚未设立企业实体的创业个人或团队,为创业项目提供第一桶金。
光谷人才种子基金由光谷人才集团设立,通过资本筛选培育在产业创新和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人才和团队,帮助初创型科技项目实现从0到1的跨越,助力企业加速起跳。
其有四个方面着力点,一是突出投早投小,重点支持成立不超过3年、未获融资或估值低于5000万的初创企业、团队及个人;二是突出科创属性,重点支持有创新前景的团队及项目;三是突出宽容失败,对优秀项目可投最高500万,不以短期盈利考核,允许单个项目基金100%亏损;四是突出高效投决。简化流程,坚决不让企业倒在黎明之前。
号角再响!就在下周,三场3551创业大赛初赛火热开赛,众多独具创意、潜力无限的创业项目将同台竞技,一展风采。(完)
![]() |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