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汉阳区汉创院医工交叉产业园建设方案发布,这个全新的涵盖高端医疗器械、医疗新材料、数字医疗等领域的产业园,落子汉阳黄金口都市工业园。
作为汉阳区工业投资主战场,规上工业企业聚集区——黄金口都市工业园区表现颇为亮眼:1—7月,完成高新技术产值18.9亿元,同比增长13.65%;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产值59.79亿元,同比增长6.4%。今年上半年,汉阳区工业投资增速排名全市前列,黄金口都市工业园区以“空间革命+数字跃迁+服务进化”的创新组合拳,交出优异成绩单。
在仅3600余亩的土地上,一场关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深刻变革持续进行。从“垂直工厂”到数字生产线,再到布局未来产业的大健康、智能制造、低空经济等,一个500亿级“新汉阳造”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正在汉阳西北加速成型。
■ 向天借地:“垂直工厂”重塑产业空间
![]() |
夜幕低垂,黄金口都市工业园区灯火通明。在这里,“垂直工厂”不再仅仅是建筑形态的创新,而是成为重构产业空间版图的关键力量。
踏入武汉银合温控产业综合体,仿佛步入了一个高效运转的未来世界。这座被誉为“超级冰箱”的综合体,每日吞吐着数百吨冷链食品,为全市上万家餐饮门店、商超和食堂提供着源源不断的食材。5℃的转运缓冲区与-18℃的冷冻库无缝衔接,智能分拣线以惊人的速度运转,货品停留时间被严格控制在5分钟以内。正大食品武汉配送中心租下整层加工中心,实现了鲜猪肉“到场即分割”的高效流程,物流成本节省近30%。
这座投资近7亿元的“垂直工厂”,集温控仓储、食品加工、安全溯源全产业链于一体,成为华中地区首个实现“工业上楼”的冷链综合体。开仓近一年,已有48家冷链企业入驻,冷库填充率高达75%,立体化空间释放的集约效能令人瞩目。
而在联东U谷科技总部港,显捷电子的“空中工厂”同样令人赞叹。工程师们在七层高的楼宇间穿梭,二楼的全自动生产线精准组装着汽车空调传感器,六楼的实验室里技术人员调试着精密仪器。
这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搬离传统厂房后,实现了“工业上楼”的华丽转身。每层楼都是独立的生产单元,通过智能物流系统,原料从一层智能仓库经垂直输送带直达六层装配线,空间利用率提升了三倍。今年上半年,该企业产值增速高达76.18%。
■ 数字跃迁:“机器觉醒”催生智造革命
百威武汉工厂的数字化中控台前,生产线主管轻触屏幕,灌装线上的数据如瀑布般倾泻而下。通过智能化低碳改造,每条生产线实时显示着能耗、良品率和设备状态,产品质量缺陷率大幅下降40%。这条“会思考”的生产线,是百威两年来技改投资近亿元的重要成果。
显捷电子五层的无尘车间内,机械臂的灵活操作正逐步取代人工劳作。去年引进的全自动生产线,将汽车传感器组装时间从1分钟压缩至20秒。该公司技术总监感慨地说:“过去需要十人班组的工作,现在两条智能产线就能轻松完成。”2024年4月完成设备改造后,企业新增了110台自动化设备,产品合格率与生产效率显著提升。汽车零部件生产线通过机器替代,实现了精密组装的效率飞跃。
智造转型激活了产业动能。百威智能化提质改造项目作为全区近五年内首个超亿元纯技改项目,带动了苏泊尔、味好美、显捷等园区企业纷纷加大技改投入。联东U谷科技总部港聚集了60余家科技企业,形成了智能装备产业集群;苏泊尔智慧工厂研发的耐高温无氟炊具即将建成百万口锅具生产线;金牛管业自动化改造项目进入设备调试阶段,产能将提升50%。据统计,黄金口都市工业园共有43个园区(企业),市场主体1200余家,四上企业134家。202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2.22亿元。
■ 陪跑进化:全周期服务破冰建设瓶颈
在黄金口都市工业园区,全周期服务正成为破解产业升级深层梗阻的关键。七月酷暑,一场特殊的“手术”在园区会议室里紧张进行。汉阳经开区专班人员与住更局、资建局、街道办负责人围绕昱宸峰项目倒排工期表,逐个梳理解决项目中存在的困难。这种“陪跑式服务”如同精准的医疗会诊,每周专项调度会解决一个堵点。经过聚力攻坚,8月14日项目意向地块终于顺利挂牌公示。
几公里外的工地上,武公被服项目负责人手持地块权属证,满心欢喜。而在金牛项目现场,外立面幕墙安装与内部装修同步推进,工期比原计划大大缩短。园区建立了项目问题清单机制,累计攻克建设瓶颈43项。汉阳市政科研中心提前三个月招商,吸引了10余家科技企业达成入驻意向;嘉盛包装工业园三期幕墙安装提速50%,年底将竣工投产。
专班通过“每周专项调度会”服务,园区项目投资建设进度提速,“全程陪跑”服务金牛、誉城等在建项目加快建设,“专班跟进”推动昱宸峰、和润总部等策划项目克难攻坚,“部门联动”协助嘉盛等长期停工项目启动复建,“政策引导”扶持百威等传统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今年1—7月,园区完成高新技术产值18.9亿元,同比增长13.65%。园区深化与高校、武创院、汉创院等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共同打造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等科创载体。截至2025年7月,园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5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7家,新型中小企业2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家;国家级研发平台2家、省级3家、市级8家。
园区成功导入武创院、汉创院科创资金1800万元,落地了慧声科技超声探头、百威零嘌呤新品、西高智能装卸机器人等12个科创项目。16日发布的汉创院医工交叉产业园,位于黄金口智能制造核心区,拥有优耐特、新塔、同瑞、雪净等医工交叉领域重点制造企业,将重点打造武汉医工交叉产业制造高地。
这些项目的落地不仅为园区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更为汉阳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