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鄂西鹤峰县燕子镇广袤烟田绿意盎然。连绵起伏的烟叶在微风中摇曳,宛如一片碧绿的海洋。烟农们头戴草帽,肩搭毛巾,穿梭于茂密的烟叶间,娴熟地采收、捆扎、转运。田间地头的忙碌景象,不仅承载着农民们对丰收的期盼,更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下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脚。
万亩烟田迎丰收 科学种植显成效
走进燕子镇湖坪村,连片的烟田一望无际,得益于科学的种植管理和适宜的气候条件,烟叶长势格外喜人,目前已全面进入采收烘烤的黄金期。
清晨五点,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时,烟农们便已开始了一天的劳作。他们仔细甄别每一片烟叶的成熟度,只采摘色泽金黄、叶脉发白的叶片,确保烘烤后的烟叶品质上乘。
“今年种了38亩烟叶,今天正式开烤。”烟农谭明星站在自家烤房前笑着说,“从育苗、移栽到田间管理,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技术员指导的来做。现在看着这些烟叶,感觉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像谭明星这样的种植大户在燕子镇不在少数,规模化种植不仅为他们带来了可观的收益,还通过雇佣周边村民,带动了当地就业。据统计,今年燕子镇烟叶种植面积达1.2万余亩,预计将带动超过1000余户农户增收。
科技赋能产业 服务直达田间
在燕子镇烟草站的烘烤工场里,一排排现代化的密集烤房整齐排列。与传统烤房相比,这些烤房采用智能温控系统,能够精准调节温度和湿度,大大提高了烟叶的烘烤质量。“以前靠经验烤烟,现在靠数据说话。”技术员小王正在调试设备,“这套系统可以实时监控烤房内的环境参数,确保每一炉烟叶都能达到最佳品质。”
为确保烟叶丰产、烟农增收,除了推广现代化烘烤设备外,还建立了“技术员包村联户”制度,将技术服务精准送达田间地头。“我们站18名技术人员全部下沉到村组,从移栽到采收,每个关键环节都有专人指导。特别是在当前采收烘烤期,我们重点指导烟农把握采收成熟度和科学烘烤工艺。”副站长刘兴介绍说。
在湖坪村的烟田里,技术员老覃正手把手地教农户如何判断烟叶成熟度。“你看这片叶子,叶尖下垂,叶面出现黄色斑点,这就是成熟的标志。”老覃耐心地讲解着,“采收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损伤叶片。”这样的现场教学几乎每天都在各个村组上演,确保每位烟农都能掌握最新的种植技术。
产业链延伸 乡村振兴添动能
随着烟叶产业的蓬勃发展,燕子镇逐步完善了从种植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在收购站,质检员们正忙碌地对交售的烟叶进行分级、定价。“我们实行优质优价政策,品质好的烟叶每公斤能卖到40元以上,这大大提高了烟农的种植积极性。”收购站负责人郭站长说。
烟叶产业的兴旺还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在燕子镇,季节性用工需求超过1000人。村民王大姐笑着说:“我家不种烟叶,但每年这个时候都能在烤房打工,两个月能挣8000多块钱,还不耽误照顾家里。”
更令人欣喜的是,燕子镇正在探索“烟叶+”的多元发展模式。在烟叶采收后的空闲期,许多烟农会种植蔬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去年我在烟叶收完后种了10亩白菜,又多赚了2万多元。”烟农老陈乐呵呵地说。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燕子镇的烟叶产业正焕发出新的生机。这片承载着希望与梦想的土地,正在乡村振兴的春风里,书写着更加绚丽多彩的新篇章。(杜登位)
![]() |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