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8月22日电(李智)中秋佳节将近,琳琅满目的月饼抢先上市。连日来,在五峰返乡创业中心,湖北宜梦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正开足马力,抢抓市场订单,全力投入到中秋月饼加工生产中,以满足节日需求。作为首批入驻返乡创业中心的企业,这家公司从签约到投产仅用2个月,刷新了山区县的“落地速度”。
“没想到一个山区县的营商环境竟能如此贴心。”负责人刘梦寅拿起崭新的营业执照,语气里满是感慨。20分钟办妥执照,45天完成厂房设计到设备调试的全流程指导,量身定制的食品品类申报更是细致周全,“现在接订单底气十足,这份服务,暖到了心坎里。”
企业的获得感,成为五峰市场监管部门优化营商环境的最佳注脚。“市场监管不只是冰冷的执法,更是守护市井烟火、让万家灯火安心的温暖担当。”五峰县市场监管局局长刘正红说,这份担当,是执法与服务的“统一密码”:企业开办时间压缩85%、材料精简60%,全县政策公平竞争审查率100%。
“首先得在市场准入上做减法。我们主动给自己‘动刀’,推进减材料、减时间、减流程、减成本这‘四减’,让企业能顺顺当当进来,轻装上阵发展。”刘正红介绍,这几年,五峰不仅完成了4个省级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示范项目,还推广复制了22项好经验,更通过公平竞争审查打破区域壁垒,让发展从“政策比拼”转向“服务竞赛”。
当前,五峰正依托生态优势推进“大抓旅游”战略,市场监管部门如何保驾护航?“我们正全力打造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聚焦游客关心的吃、购、玩,全力打造放心旅游市场。”刘正红说。不止旅游市场,特色生态产业发展也离不开市场监管部门的精准服务,五峰现有22件地理标志商标,数量全市第一,“五峰绿茶”“五峰天麻”品牌价值均超10亿元。
“产业能立得住、走得远,标准是根基,创新是动力。”刘正红说,主导制定的12项产业标准中,《中药材天麻种子繁育技术规程》填补了省内空白,为“五峰产出”筑牢品质基石。全县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26件,近三年增长116%,今年上半年知识产权质押总额超4300万元,“让‘智产’变‘资产’,为产业升级添薪加火。”
未来,五峰将深化“标准+认证+品牌”链条,力争三年后2个以上特色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2030年经营主体稳定在3.5万户,今年年内完成100家餐饮“明厨亮灶”改造,83家药店试点智慧云监管,协同共治升级则要联动文旅、农业等部门,打造“市场监管+特色产业+全域旅游”的多元格局。(完)
![]() |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