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8月26日电 (王金瓯 熊威)今年以来,荆门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抓手,聚焦政治素养、专业能力、作风效能“三维发力”,推动干部队伍能力作风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取得阶段性成效。
![]() |
强化思想引领,筑牢政治忠诚根基。坚持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三学联动”夯实思想根基。一是理论研学,依托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集中研学等载体,开展专题培训32场1110人次,组织党纪学习教育及警示教育52场,强化规矩意识。二是上台讲学,打造“自然资源大讲堂”,聚焦规划、土地管理、矿产管理、森林资源管理、建筑安全等内容,建立领导干部“领航讲”、业务骨干“聚焦讲”、基层单位“实战讲”三级宣讲体系,累计授课40余场,覆盖干部超1500人次。三是现场教学,组织党员干部赴张文秋故居、漳河工程历史展览馆、荆南纪念馆等地开展红色教育500余人次,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聚焦能力短板,精准实施培优赋能。以“专业化能力提升”为核心,实施“培优工程”“年轻干部成长计划”,着力破解本领恐慌。一是靶向培训,围绕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审批、生态修复等核心业务,制定培训计划,组织相关领导干部赴上海、武汉等地调研学习31人次;创新举办“自然资源法治实务大讲堂”,活动持续至2026年6月,通过专家授课、骨干解读、政策宣讲、随堂测试,全面增强干部职工法治素养和实操能力。二是实战练兵,组织业务竞赛、技能比武23场,全面检验能力、展示风采;选派38名干部到经济主战场参与重点项目攻坚,推动年轻干部“一专多能”;推行“上帮下、老带新”结对帮带模式,定期开展“师徒结对、拜师学艺”活动。三是数字赋能,打造时空大数据平台,开展全要素数据融合,重构业务流程,推行“多科室联审联办”,精简重复签批环节,企业办事跑动次数压减30%以上。
突出实践锻炼,推动干部一线建功。坚持一线淬炼干部,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一是下沉攻坚,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下沉一线64次,党员干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256人次,解决企业用地、规划审批、农产品销售等问题43个。二是专班护航,组建项目服务专班,建立重大项目市—县—建设单位“三方联动”和“分级分类”保障机制,主动上门、提前接入,发放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政策包200余册,服务企业“少跑腿”、项目快落地。三是挂职拓能,选派12名干部赴锂电小镇、高铁新城、招商引资、市委巡察、大气污染防治、援疆等关键岗位锻炼,推动干部在多场景历练中提升综合能力。
优化工作作风,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坚持人民至上,把群众认可不认可、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稳步提升。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实现从“线上可办”到“线上好办”;二手房交易、登记、抵押实现“只跑一次”同步办理,存量房交易跨行“带押过户”取得新突破,“交房即办证”步入常态化;摸排不动产“登记难”问题清单17个2445套,已化解15个1908套。二是筑牢风险隐患防护墙,健全“四位一体”地质灾害网格化管理,将全市193处地灾隐患点接入城市大应急指挥平台,完成18处隐患点治理,成功避险2次,保障了1011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天空地人”一体化严密防线,清理森林火灾隐患1437处,发送森林防火短信400余万条,严防森林火灾发生。三是助力乡村振兴,实施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项目7个,总面积27.58万亩,总投资13.69亿元,积极优化“三生”空间布局,实现土地“焕”动能、乡村“展”新颜。
坚持严管厚爱,营造干事创业氛围。聚焦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激发干部担当作为。一是加强监督管理,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等专项整治,严查党员干部违规吃喝、打牌赌博、酒驾醉驾等问题,扎实开展破解“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专项行动,营造风清气正干事氛围;二是加强正向激励,今年以来提拔重用干部22名,晋升职级干部6名,交流任职干部11名。同时,在全系统组织开展“干部素质提升年”干部队伍建设专题调研活动,组建7个调研组对全市系统24个单位班子建设、干部履职等情况进行深度了解并形成调研报告,全面掌握班子运行、优秀干部情况,为下步班子结构优化、选人用人提供参考。(完)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