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9月4日电 (刘小青 闵康宁 张鑫)从田间地头的绿色种植到超市货架的新鲜供应,从枝头硕果的品质升级到四季常鲜的餐桌保障,宜城市税务局以精准服务破解农业产业链涉税难题,为本地农业企业合规经营护航,让“菜篮子”既装满民生温度,又扎稳发展根基。
水肥一体润田畴 严把关护航金品牌
枝头挂满黄桃,“95后”新农人汪静毅轻巧地摘下一颗金黄果实,向直播镜头展示糖度检测仪上的数字:“13.6-15度,香甜多汁放心吃!”在她身后,金山村的2500亩桃林随山势起伏,滴灌管道如银色脉络在果树间蜿蜒。曾经荒山秃岭,如今每颗黄桃都成为“致富金果”,直播间日均订单80余份,单价涨至10元。
金山村作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近年来通过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蹚出绿色发展路。“我们斥资引进‘水肥一体’先进技术,将农业秸秆、畜禽粪污等有机废弃物通过高温厌氧发酵工艺,转化为可直接用于果园滴灌的液态肥。使用有机肥后,黄桃抗氧化能力增强,树上挂果期和销售期也得到延长,效益自然更好了!”金山村党总支书记王家国欣喜地表示。绿肥滋养下的黄桃,不仅卖相佳、口感好,每年还为村集体带来25万元的稳定分红,真正让昔日的荒山“吐绿生金”。
汪静毅表示:“直播我们也是刚开始,还在摸索阶段,开发票也担心出现填写错误的情况。再加上果农分布较为分散,收购过程中也有使用现金支付的情况,一直以来我们都十分担心这其中的涉税风险。”
面对这种担心,宜城市税务局主动靠前服务,精准对接纳税人实际需求,针对当地特色,坚持“数据赋能+综合监管”,分析对比企业经营情况和申报数据,深入企业开展点对点的精细排查,从农产品发票日常管理主要风险到规范农产品企业财务管理等全链条入手,及时发送风险体检排查清单,从源头化解风险。同时组织税收先锋队前往金山村开讲“合规经营一堂课”,详细讲解农产品电商销售税收优惠政策、直播行业涉税风险以及涉税业务办理实操,助力企业合规经营、健康发展。
精品果园结硕果 高品质换来好价值
盛夏时节,板桥店镇的李子迎来了大丰收。在王台村薯之乡合作社的精品果园,刚采摘的“蜂糖李”经分拣后装箱,发往全国各地,与普通李子相比,该品种的李子每斤售价高出约2元,但仍广受欢迎。
此前,当地果农存在分散销售、发票开具不规范等问题,一度让赶来的收购商和农户犯了难:“这么好的果子农户却不会开票,这可太耽误时间了。”面对问题,宜城市税务局参考农副产品收购风险防控经验,聚焦“农户一收购商”链条,开展上门辅导。农户向某说:“税务干部主动上门辅导,帮我们梳理增值税了农产品收购发票政策,使得我们种出果子不愁销售,企业更乐意来大批量买了,赚下的钱刚好买有机肥。”
板桥店镇肖云村则通过品种迭代让老树开“新花”,1800亩李子园半数成功完成品种更新,每亩增收超2000元,打造出了一张亮丽的“林果”名片。而且,依托“银税互动”机制,肖云村合作社以A级纳税信用获得低息贷款20万元,用于建设冷链仓储,延长果品保鲜期。
如今,肖云村的李子通过电商平台远销全国,带动果农人均年增收4000元,“精品果”真正变成了“致富果”。
问题田长致富花 低产田焕发新生机
盛夏时节,宜城市郑集镇魏岗村百亩荷塘迎来盛放期。碧叶连天,红荷映日,慕名而来的游客穿梭于新修的观光步道,举着手机打卡留念。这片昔日的内涝低产田,如今已蝶变为集莲藕种植、生态养殖、赏荷旅游于一体的“聚宝盆”,日均接待游客可达1500人次。这番繁荣景象的背后,活跃着一抹“税务蓝”的坚强支撑。
走进魏岗村荷塘基地,党员胡云喜正用水枪采收脆甜的水果藕。“大家现在所处的位置,原本是我们村一个典型的内涝区域。过去,这样的田地村民一年只能勉强种一季水稻,甚至直接撂荒,资源浪费严重。现在依托莲藕、甲鱼产业创造了30多个季节性岗位,带动100多名村民就业,人均增加收入15000元。除经济收益外,还硬化莲藕基地田间道路1320米,清淤沟渠2500米,硬化田间沟800米,新打灌溉机井4眼,方便了周边村民生产灌溉和日常出行。”宣传委员雷艳云介绍道。“基地慢慢走上正轨,税务部门主动来辅导我们发票开具,现场教学纳税申报流程,让我们对涉税工作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近期,宜城市税务局针对魏岗村荷花基地缺乏专业财务人员,存在税收政策理解不深、申报操作不规范等问题,积极开展上门走访,提供从发票开具到纳税申报全流程的政策辅导,通过精细服务帮助荷花基地快速度过“新手期”,走稳发展之路。
税惠政策更延伸至乡村旅游新业态。随着睡莲、太空莲等15个观赏品种的引进,荷花经济日益火热。宜城税务提前研判农家乐等配套服务需求,将采取“政策解读+实务操作”的双轨教学模式,为有意向的村民提供“套餐式”开业辅导,涵盖电子税务局账号注册、发票申领、纳税申报等事项,帮助周边农户更有底气吃上‘旅游饭’。(完)
![]() |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