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科教体育
高校教师带领学生创作“山河”绘本故事
中新网湖北
2025年09月23日 16:14
2025年09月23日 16:14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中新网湖北新闻9月23日电(张玉贤 黎昊阳 单湉艺)9月23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师陈华文有点忙:他带领学生创作的长篇绘本《你好,长江》,作为湖北省主题出版的重点选题,进入出版编校流程。同时,他还带领学生创作黄河生态保护的长篇绘本,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创作。

  自2017年起,陈华文从独自用画笔讲述地质故事起步,一步步拉起一支学生团队,成立山河网络工作室。如今,他们已共创12部“山河”系列绘本、完成900余张画稿。

绘本《山河作证》中的画稿唐钰君、刘雅文绘。

  师生同行:绘本里藏育人温度

  2001年,陈华文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毕业留校,美术专业背景与扎实的写作能力,为他后来的绘本创作埋下伏笔。2017年至2020年,他独自完成《小锤君野外地质考察记》《地质初心交给祖国》《英雄之城:武汉战“疫”图记》三部绘本,素材皆取自身边的真人真事真景。其中《英雄之城》耗时50多天完成100幅画稿,20幅还被国家博物馆收藏。这份认可,让他坚定了一个想法:“一个人能走得快,但一群人能走得远,让学生在创作里学技能、悟精神,才是教育该有的样子。”

  2021年9月,陈华文带着唐钰君、刘雅文、张世春三名学生,启动《山河作证》创作,要用100张画稿记录学校70年的地质报国史。起初,学生连勘探工具都认不全,画戈壁找矿场景时频频“露怯”。陈华文搬来地质锤、罗盘让大家上手摸,还专门请地质教授来讲野外找矿的故事。学生们边听边查资料,重改画稿,终于把地质人的豪情画进了纸里。

  2022年10月,画稿完成后,陈华文一气呵成写完绘本的文字叙事。其中20幅图文制成新媒体作品。2024年,《山河作证》正式出版。“这不仅是给地质工作者的礼物,更能让中小学生真正了解地质人的坚守。”他说。

绘本《你好,长江》中的画稿谢潇涵绘。

  工作室搭台:学生在创作中拔节生长

  2023年上半年,山河网络工作室正式成立,学校拨款8万元支持。团队以“眼里有山河、心里是中国”为理念,锚定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深耕“山河”系列,旨在形成“校园文化—课程教学—艺术创作—网络传播”的闭环。

  为创作《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纪事》,陈华文带着大学生直奔湖北巴东地质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在总长1100多米的地下试验隧洞里,看到师生们坐着“冷板凳”搞研究,他深受震撼。创作过程中,学生刘星月负责画稿,师生俩对线稿形式、风格反复打磨,从人物神态到山脉走向,再到色彩冷暖,陈华文一一指导。最终,这部绘本获得2024年中国行业好新闻大赛(美术类)二等奖。

  但陈华文并未止步。2025年5月,他觉得绘本在视觉叙事上仍有不足,又带着傅晓颖、宋梓涵等学生二度创作,推出《山河防灾记》。

  2023年6月至2025年2月,他又牵头创作长篇绘本《你好,长江》。这是新时代首部由高校师生共创、聚焦“长江大保护”的长篇绘本,包含200幅彩色画稿和4万字。为确保科学准确性,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殷鸿福、王焰新担任科学顾问;为统一画稿风格、解决学科知识难题,陈华文多次组织线上线下讨论,还带着学生去长江、东湖边观察水流,只为让画里的“水”更灵动。

  2025年3月,《你好,长江》入选湖北省主题出版重点选题。这部中英文对照的绘本,多维度展现母亲河的自然生态变迁,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社长江广长评价:“这不仅是记录母亲河的视觉盛宴,更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鲜活读本。”

陈华文。

  如今,“山河”系列绘本已拓展出《逐梦山河》《情系山河》《荆楚山河志》《大地征程》等作品,有的获媒体报道,有的拿到项目资助,有的斩获奖项。创作也实现了三大跨越:从地质故事到生态叙事,从校园视角到国家议题,从短篇试水到长篇深耕,当初设想的“育人闭环”已经成型。

  目前,陈华文正带着学生创作黄河生态保护的长篇绘本,把黄河保护的故事画出来、写出来,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看着学生们在创作中长本领,看着绘本在网络平台不断地传递正能量,他满心欣慰:“未来,我们还要用画笔,描绘更多中国山河的故事。”(完)


【编辑:张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