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11月6日电 题:宜都孙军“点石成金”:在奇石界闯出精彩
作者 刘洪进
孙军的名字,在湖北奇石界,可谓“如雷贯耳”。
从普通石头上看出“卖点”,他有“点石成金”的功夫;靠捡石头,他换回了一栋小洋房;一块汽车方向盘大小的黑皮玛瑙石,卖了13万元……
从跑运输到捡石头
孙军,1962年出生于湖北宜都市红花套镇红花套村1组一个农民家庭。他曾经靠跑运输为生,跑红花套集镇到宜都城区一线,每天能收入200多元。
1990年8月的一天,孙军运客途中,见白石溪中有块石头,图案像个鸭嘴兽,便捡了搬上车。这是孙军第一次捡石头。这块石头转手就卖了50元。
1992年,孙军下了决心,不跑运输了,跟着石友们去清江河滩捡石头。1996年,孙军用跑客运和卖石头积累的钱,将土墙屋换成了砖瓦小洋楼。
孙军虽只有初中文化,但头脑聪明。清江画面奇石,出水一幅画,很有观赏作用。因此,市场很大。孙军从中看到了商机。
他带着妻子杨修梅,开始到处捡石头。别人是看出“文化”才捡回家,孙军是见到有花纹的石头,不管大小,不管有没有“文化”,都先捡回家。夫妻同心,很快家里石头满屋,来看石头的客人也络绎不绝。
良好口碑获得认可
1993年冬,孙军在河滩上捡到一个“老爷”石。一位周姓石友花15元将其买走,并给这块石头取名“佛”。不久,“佛”石便被宜昌藏家以8万元价格买走。数年以后,“佛”石已达到了125万元,实价出到了35万元。
有人说孙军是“傻子”,孙军反而很开心。他说:“憨人有憨福,傻一点,别人才愿意和你打交道。”由于孙军及家人忠厚地道,树立了良好口碑。
“佛”石升值,也增强了孙军捡石头的信心,特别是人物石。清江画面石的优点,是石质好,属带玛瑙质的石英砂岩,每块石的色彩、图形都不一样。
1998年秋,“巴楚石匠”王文华带着一名李姓的台湾商人,来到了孙军家。这一年,孙军卖了13车清江画面石到台湾。1999年、2000年,李姓台湾商人又买了近30车清江画面石原石运回台湾。3年时间,孙军出售给台湾客商的清江画面奇石40多车,约400多吨、25000多个石头。
2011年至2012年初,孙军参加了南京、广西的几次全国奇石展。在南京的一次石展会上,有块拳头大的“乌鸦皮玉”,标价竟高达6万元。孙军听闻后,想到了宜都市红花套有好多这样的黑皮石头,比这个要大很多。外皮漆黑一团,里面亮如脂膏,这种玛瑙石,孙军重新命名为“黑皮玛瑙”。
2012年2月,孙军与儿子孙浩终于在长江边捡到了这种黑皮玛瑙。这块石头指甲纹遍布,外形像个锣,重有40多公斤,孙军给取名“古铜锣”。这块黑皮玛瑙被人以13万元买走,成为孙军单石售价最高的一块石头。
让奇石再放光彩
随着玩石阵容的扩大,宜都市成立奇石协会的时机成熟。
2016年4月24日,宜都市奇石家协会,在宜都市红花套镇红花套村广场宣告成立。在投票中,孙军毫无悬念地当选为宜都市奇石协会首任会长。
为带动更多乡亲致富,2019年12月22日,孙军组织了“宜都市红花套镇农民奇石选美大赛暨三峡奇石展”。当地农民精选32件奇石作品参展,经评委评定,最终有10件奇石作品胜出,分别获得金、银、铜奖和优秀奖,成为首届农民奇石选美大赛“红花套美石”。
奇石选美大赛的同时,进行了三峡奇石展销,吸引了荆州、宜昌、宜都、猇亭等地100多位奇石家前来参展和数百名奇石爱好者观摩。2000多件清江画面石、三峡雨花石、碳化锈纹石、黄金玛瑙石等亮相会场。
为宣传宜都玛瑙石,2023年7月,在孙军组织下,宜都红花套镇又举行了璞玉类原石“十大美石”选评赛和三峡石展销会。
当年7月15日晚,“赏三峡奇石,游滨江夜市”奇石选美评选和展销活动开幕式,在红花套镇滨江公园举行。“一代伟人”“海鱼”“发财”“大自然”等10件璞玉类原石作品,当选为宜都“十大美石”。
获得第一名的奇石,名“一代伟人”。这是一款锈纹玛瑙石。石头宽约30公分,高约29公分,酷似伟人头像。有人找到孙军,愿出10多万元购买,孙军没有同意。他把这块奇石赠送给了韶山的纪念馆,以此方式缅怀伟人。
在孙军的带领下,宜都奇石的收藏和售卖,又有了大的发展。近10多年来,仅红花套镇,农民家中有奇石藏品百件以上的大户,就有1000多户,藏石总量超过15000多吨,原石总价值超过亿元。
截至2025年10月,孙军与石头打了近35年交道。他参加过全国性石展百多次,最多一年,参加了四个省的石展;在银川,参加石展就有20余次。在湖北,至少有2000人因在孙军家购石头,而成为藏品达100件的收藏家。
从捡石卖石养家糊口,到辨石爱石“点石成金”;以收入赚钱为主,到成长为奇石文化发展的推动者。孙军,这个湖北宜都的普通农民,用他的不懈努力与坚持,在奇石界闯出了一片精彩。(完)
|
【编辑:艾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