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卫生健康
4岁娃肺里长出“小树林” 医生支招预防
中新网湖北
2025年11月06日 15:17
2025年11月06日 15:17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进入秋冬季,天气忽冷忽热,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肺部感染患儿数量明显上升,部分孩子病情进展迅速,在3至5天内出现反复高热,体温难以控制,伴有剧烈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肺部CT检查常提示出现大叶性肺炎样改变,而真正的“元凶”竟是一颗颗形似“小树”的痰栓。

  4岁的阳阳(化名)因反复咳嗽伴高热到医院就诊,虽然迅速给予了消炎药和止咳药治疗,但阳阳的症状仍在持续加重。随后,阳阳被紧急送往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科,医生发现阳阳的呼吸频率明显增快,经皮血氧饱和度低于正常,已经出现缺氧表现,听诊发现双肺呼吸音不对称,左下肺呼吸音明显减弱。阳阳被迅速送至儿童重症监护病房,进一步行胸部CT检查提示:双肺感染性病变,右侧液气胸,右肺膨胀不全,肺组织压缩约60%,这意味着阳阳正常工作的肺组织已大幅减少,儿童重症团队立即联合儿童呼吸介入团队,共同床旁评估研究制定救治方案。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伍家院区儿童呼吸专科主任陈春宝了解病情后,建议立即为患儿实施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术。与家属充分沟通并获得同意后,陈春宝带领儿科呼吸介入团队迅速开展手术。各专业分工协作——重症医师负责循环与呼吸支持,麻醉科精准镇静,呼吸介入团队实施支气管镜探查及肺泡灌洗,团队无缝衔接,为手术保驾护航。术中发现,患儿支气管内痰液黏稠,呈胶冻状,极难清除。通过反复灌洗,最终成功将“元凶”吸出——在吸痰杯中,赫然可见多条黄色、树枝状的痰栓,形态酷似“小树”。

  陈春宝介绍,这种情况被称为“塑形性支气管炎”。它是由于病原体感染后引起气管内分泌出大量的痰液,这些痰液在气道里呆久了,水分被慢慢吸干,变得像果冻一样,最后被“压”成一根根黄黄的“小树枝”。它们卡在支气管里,把氧气进出的路堵得严严实实,严重者还会出现呼吸困难的表现。塑形性支气管炎是儿童重症肺炎的常见病因之一,若不及时处理,这些“小树”可能把肺泡彻底堵死,留下永久性伤痕。

  宜昌市中心医院伍家院区儿科主任芦伟提醒家长:想让孩子肺里不长“小树”,其实并不难,平时做到下面几点,就能大大减少这种风险。首先,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出门回来后应先洗手,把病毒细菌洗掉,痰栓就少了“原材料”。其次,平时也要多给孩子拍背、多喝温水,让痰稀一点,孩子才咳得出来。最后,若孩子发烧、咳嗽超过三天,特别是出现剧烈咳嗽、喘息等症状时,应尽早到医院就诊,必要时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如提示肺部实变或肺不张,应及时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及干预治疗。做到这些,孩子肺里就很难“长小树”了。(李蓓)

【编辑:丁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