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11月6日电 (杨富钧 李克文 李镇海)在湖北省竹溪县双竹林场辽叶湖林下经济产业园,数位村民近日正俯身忙碌,熟练地挥动两齿锄。锄起锄落间,裹着泥土的金黄色天麻破土而出,很快在竹篾筐里堆成小山。

“小心别碰伤菌棒,这可是咱的‘金疙瘩’!”十堰康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徐江华蹲在地头,一边查看刚出土的天麻,一边提醒村民。这位扎根林下种植八年的“老林人”,指着不远处三名年轻人说:“看,我们的‘云端销售员’正在直播采收!”顺着他指的方向,只见青年们架起手机支架,镜头对准沾满腐殖土的天麻,生动讲解着采收过程。
“这里97%的森林覆盖率、1150米的海拔,加上肥沃的腐殖土,造就了天麻的饱满品相。”“00后”主播小李在镜头前举起天麻展示纹路,身后村民细致采收的画面同步传入直播间。“现挖现发,24小时直达餐桌。”面对网友关于农药使用的疑问,他转身指向林间的监测设备:“我们采用轮作技术,天麻与羊肚菌、茅慈菇等轮换种植,全程生态栽培。”
徐江华的底气不仅来自生态优势。他轻抚天麻粗糙的表皮回忆,八年前初来时的天麻还愁销路。如今,公司已组建起12人的专业团队,其中3名直播员都是他培养的大学生。“今年种植200多亩天麻,亩产3000到6000斤。目前线上预售已占四成订单。”除了鲜品销售提升知名度,他们还开发了天麻粉、天麻片等加工产品,销路稳定。更令人欣喜的是,不少网友在了解成熟种植技术后,主动前来洽谈加盟。
据了解,依托“场党总支+村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双竹林场辽叶湖村为100多户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每天100到150元的务工收入切实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直播镜头外,技术团队正对天麻分级。“‘一级品’单个重三两以上,专供直播间精品链接。”技术员介绍,通过“统一制种、统一技术、统一回收”模式,天麻品质稳步提升,“加上县里对林特产品销售超300万元的奖补政策,我们敢在直播间承诺‘坏果包赔’。”
夕阳西下,村民们麻利地将分好级的天麻装入保鲜盒,村口的快递车整装待发。徐江华看着手机屏幕上不断攀升的销量,展露笑容:“明年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让直播镜头对准更多乡亲,使‘林下黄金’真正富了乡亲、火遍山村。”(完)
|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