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11月18日电 (彭祎)五年前,蒋女士(化姓)的右眼开始不受控制地向外斜视,生活和工作都蒙上一层阴影。直到近日,她在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就医时,才惊悉导致她眼睛“跑偏”的元凶——右眼一个直径达18毫米的巨大眼眶肿物。经过手术,这个“不定时炸弹”被成功剥离。
今年35岁的蒋女士是一位职场人士。大约从五年前开始,她的右眼在没有任何明显原因的情况下,开始慢慢向外斜视。这不仅影响了她的外观,更给她的社交带来不小心理压力。她曾尝试做一些眼部训练,但情况并未好转。
近日,备受困扰的蒋女士来到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寻求帮助。该院名医特需门诊教授姜发纲接诊后,为蒋女士进行了检查。结果显示,在蒋女士右眼眼眶内,潜伏着一个巨大的肿瘤,直径达18毫米。正是这个不断增大的肿物,把肌肉和眼球压迫变形,从而导致蒋女士视力下降,矫正不应。
“眼眶是一个空间狭小、结构复杂的区域,里面密布着血管、神经和重要的肌肉组织。这个肿瘤体积巨大,位置又深,它就像一个在不该出现的地方不断膨胀的‘入侵者’,把正常的组织结构都挤压得变了形。”该院眼睑眼眶病/眼整形美容专科主任医师凃惠芳解释,“手术切除是唯一的解决办法,但难度极大。”
凃惠芳进一步指出手术面临的严峻挑战:首先,眼眶内操作空间极其有限,暴露肿瘤本身就是一个难题;其次,肿瘤与周围重要的神经、血管以及眼外肌粘连紧密,在剥离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大出血或损伤视神经;再者,粗暴的操作也可能进一步损伤眼外肌,加剧术后眼球运动障碍。
姜发纲与凃惠芳进行了联合会诊,为蒋女士制定了一套手术方案。手术中,两人配合将肿瘤与周围被压迫、粘连的眼外肌及神经血管分离开,如同在眼部进行一场不容有失的“拆弹”作业。经过数小时的奋战,将这个眼眶肿物完整、顺利地剥离取出。
术后,蒋女士表示,不仅斜视状况得到根本性改善,看东西的视野恢复了正常,眼部的外观也基本回到了从前。
凃惠芳介绍,眼眶内长肿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其早期表现可能多种多样,如眼球突出、移位、视力下降、复视(看东西重影)或斜视等。凃惠芳提醒,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眼球位置改变、视力变化或眼部持续不适,不应掉以轻心,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眼科,特别是眼眶病专科进行排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完)
|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