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荆楚各地
咸宁设立农业高质量发展基金 为农业产业升级注入“金融活水”
中新网湖北
2025年11月18日 14:48
2025年11月18日 14:48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中新网湖北新闻11月18日电 (胡传林 程蒙)咸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1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全方位解读《咸宁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及系列配套实施细则。2025年—2027年,该市将通过市、县两级统筹资金,建立总规模1.5亿元的农业高质量发展基金(每年5000万元),以“拨改投”创新模式破解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为农业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注入强劲金融动力。

  据介绍,当前咸宁农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在扩大生产、技术升级、市场开拓等方面的资金需求日益迫切。与此同时,传统财政支农资金“输血式”支持模式已难以满足农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亟需通过机制创新实现资金“造血式”循环。此次出台的《管理办法》,正是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农情,深化投融资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市场化运作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力量向农业农村集聚。

  据介绍,该基金由咸宁市财政局发起设立,委托市高投集团运营,核心围绕咸宁“3+7”农业产业体系(粮油、生猪、特色淡水产品3个重点产业,茶叶、蔬菜、竹、中药材、油茶、特色水果、桂花7个特色产业),重点支持产业链关键环节、科技成果转化、种业培育、精深加工、智能化数字化改造等领域。

  在运作方式上,基金创新推出“三大支持工具”:一是每年安排3000万元“先补后股”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农业主体给予补助,达标后补助转为股权,持续支持企业发展,后续按市场化方式逐步退出;二是每年1000万元贷款贴息,基金对超过LPR(市场报价利率)的上浮部分按年度进行补贴,贴息比例最高不超过0.8%;三是每年1000万元特色农险保费补贴,针对“3+7”产业开发特色农险,在现有政策基础上按45%比例给予市级补贴,弥补保障缺口。

  为保障基金规范高效运行,咸宁建立了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基金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由分管农业市领导及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重大事项决策,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统筹日常协调工作。《管理办法》还明确了全链条风险防控体系,涵盖项目准入、过程管理、退出机制、审计监督等环节,并设置合理风险容忍度和尽职免责条款,平衡创新突破与稳健发展。

  发布会指出,此次基金政策的核心特点是“精准导向、机制创新、风险可控”:聚焦“3+7”产业布局培育新质生产力,以“先补后股”实现财政资金循环造血,通过全流程管控保障资金安全。随着政策落地,将有效降低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农业领域,为咸宁打造农业强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完)


【编辑:刘莉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