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11月18日电 (袁愉雯 谭玲)“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故事,要让历史走进现实,让文化浸润人心。”初冬的南湖畔,一场以“昭君传和合,青春汇同心”为主题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演在中南民族大学大礼堂启幕。
11月16日下午,主题策展率先拉开帷幕。现场以“昭君出塞”“三千孤儿入内蒙”“凉州会盟”“民族团结誓词碑”等经典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为主线,设置了九个展点,将史料中沉淀的记忆转化为可感、可触的现场体验。
在“昭君出塞”展位,师生亲手制作百草香囊,体悟多民族文化和合共生的意蕴;在“三千孤儿入内蒙”展位,参与者以不同颜色的棉线编织“三股生命绳”,象征南方孤儿、草原母亲与内蒙古大地之间血脉相连的情谊;“铸牢理论问答”展位则吸引众多青年驻足,大家在互动中重温民族工作的核心要义。
“以前是从书上学故事,今天是走进故事里。”该校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24级民族学专业的周心智在参与策展后感慨道,“亲手做、亲自看、亲自听,更能体会到这些民族团结佳话背后的情感与力量,也能更明白我们青年为什么要把共同体意识真正放在心里。”
舞台演出在历史与现实之间自如流转。概念秀与舞蹈以写意化方式呈现昭君文化意象,引领观众回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原创话剧《昭君出塞》则用青春化的舞台表达,再现和亲佳话,传递“和合共生”的永恒主题。“站上舞台,我更能体会到昭君选择背后的勇气与担当。”饰演昭君的学生演员、该院2025级历史学专业龙丽表示,“用青春把这段故事讲给同龄人听,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传承。”
光影转换间,叙事转向新时代的真实记忆。青年讲述分享社会实践中的所见所悟,原创舞台剧《梦中的额吉》以深情而克制的演绎,再现“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动人篇章,草原母亲的大爱与各民族血脉相亲的深情在舞台上缓缓铺陈。
随后的舞蹈、朗诵,则以青春洋溢的形式,呈现新时代各民族青年携手并肩、共创未来的蓬勃风貌,彰显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蓬勃生机。
本次展演依托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跟着《概论》教材走中国”项目成果展开。该项目是国家民委、湖北省民委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试点项目,近年来,师生们依托于此,深入广西百色、甘肃武威、湖北兴山及内蒙古多地,通过持续的宣讲、调研与社会服务,让教材“走出书页”,让理念“走进基层”。
该展演负责老师袁磊表示:“我们将继续推动理论宣讲、文化传播与实践育人深度融合,引导青年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增进认同、凝聚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壮阔征程上共同书写‘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新时代篇章。”(完)
|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