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散的地方也能聚起来 汉阳瓜堤后地红色驿站“能量”解码
今日热点:
长江日报7月4日讯 每天上午9点,在社区开完早会,汉阳区鹦鹉街夹河社区001网格员黄小凤准时来到瓜堤后地小区,居民们纷纷和她打招呼;在小区“红色驿站”,她带领物业工作人员和民调志愿者接待居民,现场解决问题。4.2万平方米的小区里,党员和志愿者的身影随处可见,共同为居民排忧解难……
然而,仅在半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开放却凌乱的“散装”居住区,450余户、1200多位原居民和外来租户,曾是各管各的“熟悉的陌生人”,是一个环境脏乱差、人心散乱化的“黑洞”。
去年起,武汉市汉阳区以“区域化、网格化、信息化”党建引领,通过红色物业托管180余个老旧小区,设立363个小区红色驿站等一系列切实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的基层治理创新举措,直面并兜起了这些社会管理薄弱处,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在这个过程中,瓜堤后地渐渐脱胎换骨。
七一前,长江日报记者多次深入这个特殊小区蹲点采访,见证了一个城市老旧片区在党的领导下,抢答超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难题,实现从“散”到“聚”的嬗变。
秩序重建——
老旧改造,散装“片区”组团有序“小区”
“以前这里是‘散装’片区,街道、社区花大力气建起了围墙和门禁,让它变成了一个封闭小区。”58岁的刘小阶在瓜堤后地住了23年,从没想过还有这一天,“1000多号人每天从两个门禁进出,干净,安全,安心。”
紧挨汉阳鹦鹉大道、离鹦鹉洲长江大桥桥头700米,瓜堤后地藏身闹市,是一片由分属四个单位的9栋宿舍楼和20栋连排私房组成的开放式居住区。20世纪80年代,原本属于农村的瓜田菜地上,建起了武汉市构建厂、武汉市医用材料厂等企业及宿舍区,不同单位宿舍间建有围墙,各个单位各自管理。
后来,企业改制,居住区管理移交街道社区,基础设施逐年老化,外来租户越来越多,缺乏整体管理导致的脏乱差和不安全感,让居民备受煎熬。
路口挤着卖早餐的摊贩,旁边就是垃圾堆放处,违章搭盖变成顽疾,私房和宿舍楼之间的过道摆满台球桌,深窄的巷子人声喧闹,存在很多治安死角。
“从路口到家只有300米,我每晚都要到路口接女儿放学回家,一天都不敢大意,直到她考上大学。”刘小阶说,那几年,跟他一样每晚都要聚到路口接送孩子的家长,少说也有20多个。72岁的构建宿舍居民刘华则表示,邻居频频被盗让自己患上了“疑心病”,“每天心里都是七上八下的,每次出门都要反复检查门锁”。
这样的状态一直得不到彻底改变,直到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结合疫情防控的要求,夹河社区将这些宿舍楼和私房作为一个整体封闭管理。居民们发现,这样“一整”,安全感大大提升。
将疫情防控中应急经验固化成社区日常,是武汉市社会治理的一大探索。去年10月,汉阳区全面推动区属国有物业企业托管161个老旧小区的“汉阳方案”。12月11日,瓜堤后地小区在全区率先安装智能门禁,居民“刷脸”进出,“散装”片区从此成为“规范”小区。
与此同时,汉阳区投入老旧小区改造专项经费,对这里进行全面改造,装上监控摄像头和车辆道闸,蛛网般的电线“上天入地”,地下管网重新更换……正阳物业作为“红色物业”入驻,负责小区环境维护,统一为居民提供保宣传、保清洁、保稳定等“八保”服务。
“里外一新的小区让我们的腰杆都挺直了。”73岁的吴珍美开心得直拍手:“以前,我们羡慕搬走的人,现在他们不少人反而羡慕我们。”
人心重聚——
红色驿站,“原子化”居民就地“聚合”
“我原来总觉得自己是‘外人’,说话没人听,人和人之间都是散的。现在不同了,依靠组织,党员和群众一起,凝聚成了战无不胜的力量。”小区居民、小区党支部“第一书记”王德芳是武汉市民政局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也是目前瓜堤后地小区就地报到的3名在职党员之一。
2007年,为照顾母亲,王德芳买了二手房,搬进了瓜堤后地。一开始,他看着脏乱差的环境和管理无序的状态,总忍不住想“站出来说几句,干点什么”。“但确实有心无力,着急却没有办法”,王德芳说,平时大家都上班,回家也没交集,住了十几年,认识的居民没有几个,“也不跟大家说我是党员”。
这是时代震荡下,原有社会结构解散、居民“原子化”的真实困境。从“单位人”到“社会人”,瓜堤后地的大批企业居民,失去了“以厂为家”的熟人社会,呈现为分散的原子状态。“心理落差太大了,单位没有了,有事不知该找谁,我们这些老党员,都觉得像无根浮萍。”年近八旬的罗先芝眼眶泛红,他和老伴是原构建厂职工,大半辈子都住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