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新闻 > 正文

刘义勇:伏枥老警倾力打造深山“世外桃源”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07日 16:52 来源:中新网湖北

  中新网湖北新闻9月7日电 题:刘义勇:伏枥老警倾力打造深山“世外桃源”

  梦回马场

  马场地处鄂西北谷城,是荆山褶皱中的一个小村落。

  西河从西南保康叉河款款而来,向东北注入南河;横亘在村落西北面的是蜿蜒数十里的大山寨梁子,其东南背靠方圆30平方公里的祖师殿山脊。莽莽群山像摇篮一样包裹着马场这片土地,让世世代代的马场人在这里生息。

  马场原是谷城县粟谷乡的一个行政村,白水峪电站下闸蓄水后划归赵湾乡管辖,2002年并入渔坪村。

  老警刘义勇1962年出生在马场,1981年,怀着走出大山的梦想,他参军离开山区。

  退役后,他在赵湾乡政府工作。后因工作需要,被任命为赵湾乡派出所所长。

  如何实现赵湾这个平均海拔1000多米、地广人稀、山高路远的“谷城屋脊”社会稳定、群众平安?他在反复实践、总结调研的基础上,创新推出适合这个高寒山区特色的“巡访查案”工作机制,坚持带领民警主动下乡巡访,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实现了连续十数年无命案、刑事治安案件低发甚至不发的“赵湾奇迹”,得到公安部、湖北省厅、襄阳市局的高度肯定。

  1998年,刘义勇因工作需要,调回谷城县公安局,作别赵湾、作别了马场。

  在农耕时代,马场是一个不错的地方。

  柴方水便,风光如画,物产也足以养育这一方人;西河的水给这里带来了上马场、下马场、黄土坪、田上和寨沟口等冲积小平原,是赵湾山区少有的几个产水稻的地方之一。可这些让老辈人引以为豪的优越条件,却无法拴住后生们走向城市的脚步。

  刘义勇的几个弟兄和侄男侄女随之流向远方,刘家祖宅也被他的哥哥卖掉。

  马场人进城办事,总喜欢到刘义勇那里坐坐,聊些家乡的讯息,于长吁短叹之间,他感到马场已日趋衰老。但在梦里,却时常再现儿时在小溪里逮钱鱼或在山中打山货的情景。

  他知道,自己根本没有真正离开过马场这片土地,马场是他梦的背景,更是他心灵的栖息之所。

  回报乡梓

  2018年清明节,刘义勇回到马场扫墓。

  这天,村医阮仕忠提前泡了腊猪蹄,摘了鲜香菇,掰了竹笋,一心要留刘义勇吃个饭。见阮医生拼命挽留,他感到阮医生肯定有话要说,或是遇上了什么难事,就留了下来。

  吃了饭,阮医生说:“你在外面人缘广,能不能给乡里说一下,以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考虑一下我们马场?能不能约几个老板在这里搞旅游开发?”

  面对阮医生期待的目光,刘义勇觉得自己应该为马场做点事了,甚至觉得这将是他后半生最有意义的事。

  不久,他请专家到马场考察。专家说:可以把这里打造成高端养生养老基地、有机生活走廊和绘画写生及摄影基地等。

  要注意挖掘本地的文化资源和独到的地域特产,给游人到这里来玩提供充足的理由。

  刘义勇就与阮家谱老师一起收集马场的文化资源。

  原来,马场在川楚白莲教起事时,是屯兵和训练之所,上马场与下马场之间相距2000多米,是训练骑兵的地方。在独山寨上,有石头堆砌的寨墙和舂火药的碓窝,石壁上刻有白莲教的莲花徽记。还有“寨沟”“马王庙”“马王寨”“杀人垭”等地名,或许也勾连着迷人的往事。

  退休干部阮仕才同样有浓烈的家乡情怀,他们一起找到村干部,提出在马场新建一个水冲式公共厕所。公厕建好后,刘义勇又自己出资,硬化了公厕前面的空地,栽了紫薇树,形成一个小广场。

  从那以后,马场人有事没事,总喜欢在广场上逗留,或吸烟,或聊些家事农活,脸上溢满惬意。

  2018年5月,刘义勇和侄儿刘珉晨出资4万多元,修通了2公里沿河环形公路。然后,与阮仕才一起找乡政府争取由交通部门硬化路面。水泥路面很快就铺好了,顺便硬化了通向各家各户的路,修了排水沟,环境更美了。

  在外地发展的马场人知道刘义勇的善举后,纷纷询问家乡还需要做什么,都想出点力。

  胡天涛打来电话说:“我爹在电话中说你为马场做了很多好事,要我向你学习。我准备捐个五六万块钱,由你做主,能做什么就做点什么吧!”那一刻,刘义勇心里暖烘烘的,心想,马场的未来有希望了。

  扶贫授渔

  他建了一个“马场人”微信群,人数达到153人,要做什么事,就在群里商量着办。有人在群里提出,要在沿河公路与民房之间修筑一道水泥挡土墙,可以达到美化环境,加固房屋地基的目的。大家商定后,就用胡天涛等人赞助的钱,修了一道漂亮的水泥勾缝的驳岸。

  后来,为解决马场人畜饮水问题,经商量决定从5里外的马槽沟取水。刘义勇负责在水利局争取了一些水管和水泥,不足部分和所需钢丝缆绳,他自己出钱购买。人工费由阮家宽等人赞助,最终完成了这项民生工程。

  看到越来越多的马场人支持家乡发展,刘义勇是越干越有劲。

  在产业发展上,刘义勇也开始了谋划地域特产的培育和开发,随时准备与旅游产业配套。

  每到春季,他都会给各家各户分些果树栽种。有李子、桃子、石榴、甜柿子、樱桃等。刘义勇想,土地是不会骗人的,只要我们不停地栽种,一定会见到春有花香,夏有绿荫,秋有金果,冬有红叶的景象。

  2018年6月,刘义勇和在水利局工作的好友魏德勇花7万多元,从神农架买回2万尾钱鱼 (学名:多鳞白甲鱼) 苗,投放在山溪里。还印发了200多份禁止毒鱼、电鱼的宣传资料,公布了举报电话。

  刘义勇对老百姓说:“我放钱鱼苗,只是想为子孙后代保护好这优良鱼种。”

  他想把这山溪里的马口鱼、水蜂子、桃花鱼、鲇鱼等稀有鱼种保护起来,成为吸引游客的特色产品。

  村里的阮家忠、阮家明、章勋科等,都是在山上挖盆景桩材的行家,他们把挖的金弹子、黄杨、雀梅、水腊、野蔷薇等卖到山外。刘义勇对他们说:“你们把好东西卖了豆腐价,钱让别人赚了。我们为什么不加工盆景和用野蔷薇老桩嫁接月季花卖呢?”

  他们听了刘义勇的建议,如今,马场的盆景、苗木也小有名气,已初具规模。

  憧憬振兴

  对马场的将来,刘义勇打算,其一是种植黄精、柴胡、连翘、天冬等药材,把产业做实。其二是引山上的泉水建池养鱼,争取户平达到两亩鱼塘,养殖钱鱼、鲇鱼、甲鱼等。其三是到水利局争取小河流治理项目,河岸硬化后,在原有的滩涂上种植花卉、苗木,可以美化环境,也可对外销售。467省道修通后,经谷竹高速到紫金,再到马场只要40分钟,那时,就可以发展旅游了。

  马场原有一个古老的油坊。

  老宅院里,布置着石碾、釜甑、炉灶、木榨、木櫼、铁箍、油锤、油缸等榨油工具。几个男人终日忙着烘焙、碾磨、上甑、过蒸、抟饼、夯锤等。刘义勇小时候最喜欢去油坊玩,有时,师傅们会给他一块芝麻饼充饥,遇到师傅们高兴的时候,还会在他的饭碗里浇一勺香油。香油浸泡过的锅巴饭,有一种渗入骨髓的香味,吃之难忘。

  更多的时候,刘义勇是在这里听油匠们边打油边唱歌。那歌声粗犷,又透出一股朦胧的诱惑,让他迷醉。

  在刘义勇的劝说和赞助下,阮家明又恢复了老油坊,给游人提供了欣赏古老榨油技艺的机会。当黄亮、醇香的油脂从油饼里一滴滴沥出时,马场的上空再次香气四溢。

  对自己这些年利用休息时间,悄悄为马场做的这些事,刘义勇轻描淡写称不值一提,那是他的家乡。如果不是为了宣传马场,他也不会提起这些事。

  2021年7月,结合刘义勇在渔坪帮助乡亲扶贫、脱贫的工作实际,谷城县公安局向上级积极申请,成立了谷城县公安局驻渔坪乡村振兴工作队,由59岁的刘义勇任工作队负责人,这样,他为家乡出力的底气更足了。

(编辑:丁喆)
关键词: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