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各地 > 正文

湖北襄阳“85后”好媳妇十余年悉心照顾4位残亲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08日 16:25 来源:中新网湖北

  中新网湖北新闻11月8日电 (胡传林 邬玲玲)她来自云南省文山州,2006年嫁到湖北襄阳宜城市八角庙村,十余年不离不弃照顾丈夫家5名老幼,包括公婆,患有疾病的大嫂、二哥、三哥以及大哥大嫂的女儿,被邻居称为“四大一小”。

  她叫赵福兰,今年32岁,刚刚荣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2003年,赵福兰在深圳打工认识了丈夫石红波,2006年,两人回宜城老家结婚。

赵福兰通过养猪发家致富(资料图) 邬玲玲 摄
赵福兰通过养猪发家致富(资料图) 邬玲玲 摄

  赵福兰说,第一次走进石红波的家,她都不敢想象,公公去世多年,婆婆患有白内障,丈夫的大哥患有重疾,二哥、三哥患有精神疾病。结婚第二年,大哥因病去世,双目失明的大嫂也因大哥病故而精神失常,侄女还在上中学,家里一贫如洗。

  一个如此负担累累的家庭并没有吓退这个勤劳善良的女子,她还是毅然选择和丈夫结婚,共同撑起这个苦难的家。

  “大哥去世那年,我们最为困难。”赵福兰说,2007年,大哥去世,大嫂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为了赚钱,丈夫外出打工。此时,他们的大儿子刚出生,照顾家里的重任全部压在她一人身上。

  赵福兰介绍,在娘家她是老幺,既有父母宠着,又有哥哥姐姐护着,几乎没有做过体力活儿。自嫁到湖北宜城后,她每天早上5点多钟就起床,做好饭菜后招呼婆婆和哥哥嫂子吃饭,料理完家务后下地干活。

赵福兰驾驶拖拉机收割庄稼(资料图) 邬玲玲 摄
赵福兰驾驶拖拉机收割庄稼(资料图) 邬玲玲 摄

  2011年,她和丈夫开始养猪,经过几年摸索,掌握了养猪技术,几年来不断扩建规模,生活渐渐好了起来。

  看着大批村民外出务工,土地闲置,两人又购买了收割机、旋耕机、拖拉机,在村里还流转了100亩农田。2016年,家里又新修了楼房,后又买了小汽车。“一个人只要勤劳,就不会饿肚子,日子肯定会过得越来越好。”这是赵福兰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如今,经过十多年的悉心照料,婆婆虽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但精神矍铄;二哥恢复得也不错,现在已经不用吃药,心情好的时候,还会帮家里打些猪草、干些农活儿。侄女已顺利念完大学,在深圳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我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也没做什么了不起的事,只是做了一个妻子、一个媳妇和一个母亲应该做的,大家却给了我如此高的荣誉,感到受之有愧。”11月7日,刚在北京参加完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大会,载誉归来的赵福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后,她会在照顾好家人的同时,还要把猪养好、把田种好,为妇女姐妹们争光。(完)

(编辑:裴春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