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要闻 > 正文

湖北认定首批6个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发布时间:2022年02月17日 08:55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记者廖志慧、林晶、通讯员周音子)从省发改委获悉,第一批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完成认定,共有6家上榜。

  这6家分别为,随州市曾都区省级承接应急产业转移示范区、随州市随县省级承接香菇产业转移示范区、恩施高新区省级承接现代中药产业转移示范区、恩施州宣恩县省级承接硒食品产业转移示范区、十堰市竹山县省级承接卫浴产业转移示范区、黄石市下陆区省级承接铜产业转移示范区。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设立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我省在全国首创之举,是我省提升承接优势发展区域产业转移承载能力,充分发挥我省区位和交通优势,建设中部地区强大市场,服务和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平台。

  根据我省此前发布的关于促进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的意见,示范区应明确至少一个具有优势或潜力的主导产业,满足规模效益突出、创新能力显著、运行机制灵活、功能设施完善、绿色节能环保、带动就业明显等基本要求。

  该负责人表示,通过科学承接产业转移,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可以充分发挥中部地区比较优势,集聚发展要素,壮大产业规模,加快发展步伐。尤其是通过明确示范区主导产业,推进“一县一品”“一业一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布局调整,形成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锻造产业“全链条” 构筑集群“新高地”

  ——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样建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廖志慧 林晶 通讯员 周音子

  阅读提要

  产业转移,一根能“无中生有”“点石成金”的神奇魔法棒。

  纵览全国,诸多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已脱胎换骨、涅槃重生。2021年“成绩单”显示,大多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生产总值均高于该地区总体平均水平。

  我省认定的首批6家省级承接产业示范区,又将演绎出怎样的故事呢?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就此进行了解读。

  抢抓产能内陆转移机遇

  自201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第一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来,湖北、安徽、湖南、重庆等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掀起热潮。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一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也是目前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取得成效最好的地区之一。该示范区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持续推动产业布局优化、经济结构升级、发展动力提升,提升放大安徽板块整体效应。

  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共承接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投资项目187个。2020年,示范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8万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30.6%。

  荆州,是我省唯一一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近年来,荆州紧盯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聚焦智能家电及装备制造、能源及医药化工、造纸包装及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电子信息产业,引进行业头部企业,补链、延链、畅链、强链。山鹰、玖龙、荣成、仙鹤等造纸大企业落地,“华中纸都”呼之欲出。荆州开发区已形成以美的冰箱荆州生产基地为龙头的“1+40家核心供应商”智能家电产业链,信义、亿卓、友大等配套企业做大做强,智能家电产业园向产值500亿元冲刺。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产业转移的内涵有了新变化。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引导产业链关键环节留在国内,强化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建设。”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和资源要素丰富、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等比较优势”“积极承接新兴产业转移,重点承接产业链关键环节”。

  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的实施意见》,提出“立足打造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要求。

  “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有关决策部署、抢抓产能内陆转移机遇、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都需要我们通过建设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来实现。”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指出。

  构筑集群“新高地”

  首批6家示范区,主导产业明确,皆具备特色资源或良好发展基础,将成为我省推进“一县一品”“一业一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新引擎。

  据了解,6个示范区描绘出了各自“赛道”——

  曾都区省级承接应急产业转移示范区,拟建设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糊树脂项目、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化纤项目、内蒙古鄂尔多斯电力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PVC项目等,力争2025年应急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00亿元。

  恩施高新区省级承接现代中药产业转移示范区,拟建设千海兴龙中药饮片及保健品项目、天下汇通(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中药产业化项目、硒都生物医药科技孵化园、鄂西生物医药检验检测基地、华威药业公司总部项目等。到2025年,生物医药产业年产值达到20亿。

  十堰市竹山县省级承接卫浴产业转移示范区,依托目前的龙头花洒、工程阀门、水暖管件等6大类2000多个品种,到2025年打造中西部地区最大的卫浴产业生产基地。

  恩施州宣恩县省级承接硒食品产业转移示范区,拟建设椒园镇贡茶产业园、宣恩县慢土豆农产品加工分拣中心、宣恩特色水果产地初加工及冷链物流项目,打造硒食品加工贸易集聚区和优质硒食品供应基地。

  随州市随县省级承接香菇产业转移示范区,拟建设干香菇智能机器人精选生产线和冷链仓储项目、合泰年产1000吨香菇酱生产线项目等。力争到2025年,香菇初加工率达到95%,精深加工转化率达到40%。

  黄石市下陆区省级承接铜产业转移示范区,拟建设高端装备特种合金材料产业化项目、20万吨高纯铜镀磷铜球项目、特高压变压器关键零部件项目等,剑指规模和水平居中部地区前列的铜产业集群。

  为引入更多相关项目,6家示范区纷纷与全国先进地区及企业开展对接。

  承接是一种手段,承接产业转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坚持高起点引进、高水平承接,着力构建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卫星效应”,精准承接做大做强“本土特色”,高标准强链补链延链,推动产业集群建设。

  要素优先保障

  为推动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省发改委介绍,我省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产业引导上,鼓励省内发展较好地区主动将中心城区重化工业和工程机械、轻工食品、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向具备承接能力的省内其他地区转移,形成产业布局优化和集聚发展。支持发展条件较好的示范区向城市新区转型,实现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

  要素保障上,省级主管部门要优先支持市、县完成国家级和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优先保障示范区内产业项目的合理用地需求。整合相关促进产业发展资金,设立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专项资金,主要支持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激励机制建设和鼓励类重大产业转移项目。鼓励地方政府根据财力状况设立产业转移发展基金。

  优惠政策上,在转出地享受高技术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转入示范区后在原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有效期内不需要重新认定,继续享受政策。在国家政策规定范围内减免承接鼓励类产业转移项目的各类规费。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地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努力做好“筑巢引凤”,确保承接的转移产业请了“愿意来”、来了“留得住”、留下“能壮大”。

(编辑:裴春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