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荆楚各地
宜昌后河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增强
中新网湖北
2022年05月11日 17:23
2022年05月11日 17:23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中新网湖北新闻5月11日电 (陈政宇)“‘天保工程’实施22年,奏响了后河保护区生态保护最强音,谱写出壮美生态画卷。”5月10日,在湖北省林业局2022年天然林保护修复验收工作视频会上,后河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邓昊就保护区实施天保工程推进生态保护工作进行了交流发言。

  后河保护区从2000年起开始实施天保一期工程,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撤销各类木材生产、加工经营场所,成立了2个森林资源管理站,聘用管护人员,划分责任区域,对森林资源进行管护;2011年,又启动实施天保二期工程,保护区范围内全部划为国家级公益林,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在此期间,该保护区出台了一系列的天然林保护管理制度,对天然林资源实行严格管理。截止到2021年,天保二期共投入资金4760.80万元(其中兑现到户生态补偿1652.82万元),共聘用管护员428人次,完成公益林建设4.13万亩(其中封山育林3.4万亩、人工造林0.73万亩)、森林抚育5.5万亩。

  邓昊表示,通过天保工程的系列项目建设,有效增加了林地面积,改善了林分质量,森林蓄积增加了10余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增长了5.4个百分点,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森林林植被、林分结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保护区内动植物数量明显增多,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增强。

  近年来,该保护区在着手编制天然林保护修复中长期规划的基础上,以“林长制”为抓手,进一步完善资源保护责任体系,采用卫星遥感、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查和人工巡护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天空地人一体化”立体管护巡查模式,15.72万亩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同时,大力支持社区推进产业发展,创新建立了“林药蜂”、“稻香鱼”立体种养殖模式,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保护区生态价值转换发展路径,带动林农年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形成了社区持续稳定,人人参与天然林保护的良好发展氛围。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