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荆楚各地
湖北来凤:下好党建“一颗子” 激活乡村振兴“一盘棋”
中新网湖北
2022年05月18日 14:53
2022年05月18日 14:53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中新网湖北新闻5月18日电 (向秋予 谭凤玲)近年来,来凤县仙佛寺村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将党建与乡风文明建设有机融合,探索“党建+乡风文明”治理模式,以党建为引领,聚焦乡风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切实提升群众文明素养,倡导树立社会新风。不断推动农村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从“外在美”向“内涵美”转变,让党旗在乡村振兴主战场高高飘扬。  

  阵地建设活文化,文化润人育乡风  

  “邹德林,你是最棒的,你要加油,你的用心我们听得懂。”省社科联乡风文明建设小分队志愿者张德锋总是这样亲切地鼓舞着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的邹德林。自他们今年3月首次入驻来凤县仙佛寺村以来,便在当地多次开展诵读活动,村里孩子已经习惯一放学就来文化活动室和小分队的老师们一起诵读和学习,在这群孩子里,“特殊”学生邹德林,因为读书说话不清楚,来的第一天就引起了张德锋的格外关注。

  “邹德林的情况我开始是不知道的,因为他不爱讲话,但是很好学,后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就觉得这个孩子更应该让我们去鼓励、帮助,因为他的残疾情况,他的发音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是我们通过对他坐姿、呼吸的引导,他现在发声较以前有很大的改观,同时他自己也找到了说话的信心,所以更愿意跟我们一起读书,而且每一期也在群里打卡,这样的孩子我们期望他每一次都参加我们的活动,这样的孩子我们愿意一辈子引领他,带领他。”省社科联乡风文明建设小分队志愿者张德锋表示。

  立德树人,如沐春风,这是省社科联乡风文明建设小分队的老师们给予我们的最好答案和生动诠释。今年19岁的邹德林因为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在8岁以前无法下地走路和与人正常交流,性格一直很内向,省社科联乡风文明建设小分队老师们的到来,好似给邹德林原本暗淡的生活注入了一丝温暖的柔光。

  从不讲话到能慢慢地学习国学经典,从一个人宅家到主动去找小分队的老师们谈心,邹德林的改变离不开省社科联乡风文明建设小分队的老师们给予的温暖和鼓舞,在仙佛寺村,他们不仅仅帮扶和关爱困难人士,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更是在仙佛寺村大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教行动、乡风民风评议行动、传承好家风行动、婚丧嫁娶革新行动等八大行动,探索乡风文明建设新路径、新办法。

  “下一步我们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以退役军人为主体成立张富清先锋队,将张富清的精神品质在我们村发扬光大,同时呢还将农家书屋利用起来,让当地的乡贤和退休老师组成志愿队,组织村民的孩子们在节假日来读书学习,组织村民们、在家留守的老人,有时间到书屋里面来读书学习,用文化来引领打造乡风文明建设。”省社科联乡风文明建设小分队队长韩晓军表示。

  制度严管破陋习,移风易俗正乡风

  乡风文明建设,更要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建标立杆、示范带动的方式,营造乡风精神文明建设良好氛围。作为仙佛寺村党支部下设5个党小组之一的流动党小组、仙佛寺村乡风文明建设小分队的“七一”模式,即以村党支部为核心,成立一支党小组队伍、一支张富清先锋队、一个书香门第读书会、一支仙佛寺村共青团先锋服务队、一支仙佛寺村少年先锋队、一支仙佛寺村歌舞队、一支乡贤育德服务队经验,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进村入户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取得良好成效。

  现在,走进仙佛寺村,干净的巷道,整洁的广场,房前屋后鲜花争艳、绿树成荫,篮球场、羽毛球场上不少孩子和小分队的老师在一起打球,文明新风吹拂仙佛寺村。4月以来,仙佛寺村先后成立仙佛寺村团支部、少先队、少年篮球队、张富清先锋队、摆手舞队等组织,积极筹办仙佛寺村报、制定村规民约,融洽“鱼水情”。

  党建+村规民约,省社科联乡风文明建设小分队深入推进仙佛寺村“党建+村规民约”的工作模式,各村在完善村规民约工作中,将“爱国爱党、邻里互助、勤劳创业、孝敬和谐”的主题和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核心价值、丰富文体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核心作用以及广大党员在乡村治理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切实调动起各方面参与农村协同共治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志愿服务进村到户、文娱活动丰富多彩、书香气息扑面而来,乡风文明新风吹拂在仙佛寺村的每个角落。仙佛寺村强化党建引领,以移风易俗为抓手,紧紧抓住文明建设的“魂”,牢牢扭住乡村振兴的“根”,在“铸魂强根”上精准发力,有效推动了文明乡风建设,激发了广大村民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助推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完)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