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荆楚各地
2022年枣阳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精彩回眸
中新网湖北
2022年12月28日 16:49
2022年12月28日 16:49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中新网湖北新闻12月28日电  (毕学谦 李晓军 董林峰)求真务实绘蓝图,踔厉奋发正当时!

  2022年,面对数轮疫情冲击、极端高温干旱侵袭等复杂严峻形势,枣阳市攻坚克难,始终围绕加快襄阳市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做强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东翼支撑,锚定“百强进位、千亿突破”目标任务,坚持“打头阵”“当先锋”“做标杆”,实现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奋力谱写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枣阳篇章”。

  踔厉奋发“打头阵”,县域经济实力持续攀升。1-11月,枣阳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11.6%、12%、21.4%、4.3%。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0亿元,可比增长6%。

  在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中,枣阳市跃升至一类县(市、区)第5位,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在赛迪县域经济百强榜中前进6位,居第84位、中郡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名单中前进3位,居第83位;在全国18个“农产品生产贡献力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双百强县(市)”中综合排名第三,襄阳都市圈唯一百强县市的地位更加巩固。

  守正创新“当先锋”,核心竞争优势显著提升。坚持实体筑基、产业兴城,枣阳市精耕产业链,做强产业园,壮大产业集群,经济总量占襄阳比重达14%,在襄阳2022年第一次项目建设观摩交流中夺得第一名。枣阳化工园区作为一般风险的C级化工园区成功通过省级专家组评审验收,枣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新材料产业集群跻身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枣阳高质量发展迸发出澎湃动能。

  勇毅前行“做标杆”,区域中心能级蓄势跃升。充分发挥襄阳市域副中心城市功能和作用,“七个区域性中心”建设全面推进,获评“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等多项全国性荣誉,勇挑“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国家科普示范县”等多项国字号改革重任,襄(阳)随(州)南(阳)毗邻地区中心城市集聚力、辐射力、带动力明显增强。

  2022年,枣阳市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全面推动全国百强持续进位,奋力打造襄(阳)随(州)南(阳)毗邻地区中心城市,做强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东翼支撑生动实践。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1-11月,枣阳市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88个,实际到位资金434.7亿元,引进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8个,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上市公司项目8个。预计全年完成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0个以上,实际到位资金突破500亿元。

  重大项目提速增效。一批重量级、引爆性项目落户枣阳,发展蓄力腾飞、势头强劲。12个省、襄阳市重点项目预计全年完成投资36亿元。枣阳被表彰为“全省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突出贡献地方”。

  工业经济扩量提质。大力实施“千亿工业、百亿产业、百亿企业”计划,扎实推进产业链“链长制”。2022年,枣阳市与东风公司携手打造襄阳市首个“产业协作示范市”,港利制冷、百兰车轴等6家企业完成智能化技改,万通棉纺荣获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双登润阳获评湖北省绿色工厂,博大纺织荣获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示范企业。1-11月,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家,总数达278家,工业销售产值达914亿元。

  现代农业高效推进。新建高标准农田14.45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预计达到130万吨。出台产业振兴奖补办法,拿出8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六大农业产业链发展,新认定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襄阳市级21家,肉鸽产业园被农业农村部授予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枣阳获评“省级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工作成绩突出单位”。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化“放管服”改革,抓实“一网通办、一事联办、跨区域通办”,审批时限平均压缩77.5%,网办率达95.1%。新建商品房实现“交房即办证”,水电气联动报装“7个1”“5个0”模式被襄阳市肯定推广。“一业一证”、诉讼执行协调机制、“信用+风险”税务监管体系等五项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事项获湖北省通报表扬。

  城市能级持续增强。交通路网更加便捷,全年共打通了西环四路等5条断头路,完成建设路、沿河西路等8条城区道路建设,枣潜高速襄阳北段计划年底实现通车,结束了枣北片区无可用高速出入口的历史。新(改)建供水主管网10公里、天然气中高压管道33公里;新增停车位882个、充电站10座、充电桩38个;城市更新全面推进,改造老旧小区66个、背街小巷61条,新建城区菜市场8个,枣阳被纳入省级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融资试点城市名单。沙河流域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全面建成,实现“四水连通”,城区水生态环境彻底改善。枣阳市被确定为国家级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

  镇村面貌大幅改善。新(改)建镇区道路80公里、游园广场71个、公厕20座、农贸市场10座、垃圾分类分拣中心16座,完成管线入地改造160余公里、国省道干线公路提档升级29.5公里,王城、刘升、兴隆等乡镇饮水安全工程已完工,建成农村公路310公里、“三年消危”县乡村道桥梁改造40座,全市556个行政村美丽乡村补短板强弱项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枣阳市被列为省级“擦亮小城镇”整县推进示范试点。

  生态底色更加靓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设立50个智能化大气微观站,“人防+技防”守护枣阳蓝天,截至11月底空气质量优良率87.7%。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滚河出境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标。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100%。全年新增造林3.28万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56%,顺利通过省级森林城市规划评审、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市预验收。

  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44万人,发放稳岗返还资金580余万元,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达46453元、24279元。社会保障层次逐步提升,医保城乡居民参保率达97%,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平均提高9%,养老、失业、工伤三项保险扩面1.22万人次,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实现“十八连涨”,人均月增加121元。枣阳在全省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中获“综合评价好”等次。

  群众幸福感持续提升。1-11月,枣阳市民生支出51.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1.6%。枣阳市图书馆、文化馆新馆主体工程完工,雕龙碑遗址、九连墩墓群、郭家庙墓群、忠义寨城址入围“湖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琚湾镇获评“湖北省首批非遗特色村镇”。全民运动健身中心年底投入使用,建成镇级运动健身中心5个、村级文体广场25个,顺利完成省级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整县(市)推进”项目。

  2023年,枣阳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实施强县工程,扎实推进四化同步,全力促进共同富裕,推动全国百强持续进位,加快襄阳市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做强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东翼支撑。(完)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