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3月3日电 (马遥遥 李蓓)武汉市中心医院2日联合东湖风景区团工委走进东湖新城社区今,开展“弘扬雷锋精神 守护百姓健康”主题大型健康义诊及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中多学科专家现场答疑解惑、“e护到家”志愿服务队上门服务、全国道德模范董明现场进行心理辅导……今年,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将投入使用,本次义诊和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新院区投入使用前系列健康公益活动之一,让周边居民享受到优质的健康医疗服务,切实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感。
专家义诊送健康 全国道德模范现场心理辅导
2日上午9时,义诊活动在东湖新城社区大舞台举行。不一会儿,义诊咨询区就围满了前来问诊咨询的居民。来自武汉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康复医学科、甲状腺乳腺外科、泌尿外科、眼科和临床营养科的专家为前来咨询的居民答疑解惑。现场,武汉市中心医院“e护到家”志愿者们还为居民朋友们提供了免费的血压、血糖、眼底检测,赠送健康包,酒精、碘酒、棉签、口罩等共计120份。
56岁的社区居民郑阿姨一个月前体检发现了甲状腺结节,她十分焦虑地问:“医生,甲状腺结节到底要紧吗?”甲状腺乳腺外科张晓毅副主任医师接过郑阿姨的体检报告仔细查看后告诉她,目前结节的大小还不用担心,然后耐心为她科普了平时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叮嘱她定期去医院复查。
在义诊活动现场,全国道德模范、武汉市中心医院志愿服务队名誉队长董明为社居民进行了心理辅导,舒缓他们的心理压力。她向社区志愿者分享了自己的志愿服务经历和感悟,鼓励他们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弘扬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e护到家”志愿服务队上门送健康
“感谢你们来帮助我们……”家住东湖新城社区3栋的高阿姨(化姓)见到武汉市中心医院“e护到家”志愿服务队队员后激动不已。高阿姨69岁的老伴是一名中风16年偏瘫的患者,前来上门志愿服务的是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万文俊、护士长林婧和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汪亚芸。
万文俊评估了老人右侧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随后就地取材,用一个装满水的饮料瓶代替握力球,指导老人锻炼右手的抓握能力及力量。指导结束后,林婧拿着水杯,用小勺给老人喂水,通过这个饮水试验来评估老人偏瘫后的吞咽功能障碍等级。
“中风后会出现肢体偏瘫、失语、吞咽功能障碍等后遗症。有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由于咽喉部负责吞咽的肌肉力量减弱,普通经口进食饮水困难,容易导致食物或水误吸到肺部,甚至会出现窒息的危险。通过饮水试验,我们判断老人的吞咽障碍为3级,误吸的风险非常大,以后喝水要用勺子或吸管小口喝水,进一步需要进行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万文俊告诉老人和高阿姨。
最后,林婧指导了老人进行右上肢的关节活动训练。老人虽然做得很吃力,但仍坚持做完整个动作,并且学得很认真,一旁的高阿姨也记下了训练要点。
了解到老人还患有多年的高血压,汪亚芸为他测量了血压,然后听了心肺。“阿姨,爹爹的血压还比较平稳,平时都吃哪些降压药?”在看到高阿姨拿出的药单后,汪亚芸为老人调药,并把药名和使用方法写在纸上。
当天上午,该院“e护到家”志愿服务队深入东湖新城社上门入户,为多家行动不便的社区居民、高龄老年患者开展延续护理及健康服务。
12年志愿服务惠及市民200万人次
近年来,武汉市中心医院不断探索志愿服务新机制,积极完善志愿服务体系,该院“e护到家”志愿服务队,更是通过多学科联和的形式多次深入社区开展志愿助老服务。截至目前,武汉市中心医院已有志愿者2400余人,12年来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近32万小时,服务惠及市民近200万人次。
据悉,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将于今年投入使用,新院区将以智慧、节能、绿色为亮点,成为具有国内引领水平的新一代智慧医院。新院区投入使用前,武汉市中心医院将深入洪山、武昌、青山片区内等多个社区,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系列健康义诊和志愿服务活动,为当地居民提供家门口的优质资源健康服务。(完)
![]() |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