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社会新闻
又一批三峡珍稀植物“落户”三峡坝区
中新网湖北
2023年03月03日 11:34
2023年03月03日 11:34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陈臣 摄

  中新网湖北新闻3月3日电 (秦明硕 杨兰芳)“守护珍稀植物·点靓美丽长江”义务植树活动3月1日在三峡坝区举行。湖北团省委、长江水利委员会团委、长江航务管理局团委等生态环保青年联盟单位代表,将人工繁育成功的300株珍稀植物紫楠、湘楠等,栽植到三峡集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长江珍稀植物培育基地(宜昌)内。

  在现场,科研人员和青年志愿者们分工协作,小心翼翼地挖树穴、扶苗、培土、浇水……300株珍稀植物顺利栽植,树苗错落有致、迎风挺立,充满勃勃生机。每一株紫楠和湘南的枝条上,均悬挂含有编号的保护牌。

陈臣 摄
陈臣 摄

  “珍稀植物回归自然,是一项系统工程,比如开展野外驯化研究,探索回归植物的开花、结实等情况,同时要开展原生地生境及多样性研究,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确保回归后的植物能自然繁衍生息。简而言之,不仅是回归种植,还要使其适应环境,茁壮成长。”长江珍稀植物培育基地负责人黄桂云说。

  作为保护和研究三峡地区特有珍稀植物的专业机构,20多年来,长江珍稀植物培育基地持续对长江中上游区域开展植物多样性野外调查、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建成国内首个极小种群鄂西鼠李保护小区,抢救保护疏花水柏枝、荷叶铁线蕨等长江流域特有珍稀濒危植物1380种2.98万余株,成活率均在90%以上,居国内领先水平;同步开展繁育研究,先后攻克了荷叶铁线蕨、疏花水柏枝、丰都车前等近百种珍稀资源性植物繁育难题,成功繁育特有珍稀苗木23万余株,多项技术成果被评价为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将自主繁育的珙桐、荷叶铁线蕨、疏花水柏枝等珍稀植物回归种植野外,让三峡地区丰富多彩的濒危珍稀植物重回长江两岸自然生长,助力长江两岸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修复。

  此外,志愿者们还参加了“探秘绿色水电·放飞青春梦想”水电科普活动和“走进大国重器·讲好中国故事”志愿讲解活动。(完)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