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4月30日电 (梁刚 张华伟 王光辉)“在4月30日举办的首届中国农谷·屈家岭梅花鹿采茸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我们与6家企业签订了销售合同,总金额1500万元。”湖北晶鹿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长辉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1963年,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在全国率先承担原国家农垦部北鹿南繁科研任务,至今已有60年养殖历史。经过多年探索发展,原本驰骋于东北丛林的精灵——梅花鹿,如今已经在地处华中地区的湖北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繁衍壮大,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眼下正是梅花鹿春茸收割的关键时期。连日来,吉林省长春市人乔真在湖北晶鹿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忙个不停,“南方温度湿度比北方高,资源丰富,青绿多汁的粗饲料供应季节长,更适合梅花鹿生长繁殖。”刘长辉介绍。
2020年,农业农村部发文将梅花鹿划为特种家畜。屈家岭管理区抢抓发展机遇,与科技研究院合作,实施产业振兴行动,大力推进鹿产业发展。乔真所在的公司已经从当初的梅花鹿养殖企业发展为以梅花鹿养殖为基础,集梅花鹿繁育、鹿系列产品研发、鹿附产品和其他配制酒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截至目前,屈家岭管理区拥有规模养鹿场7家,梅花鹿存栏数6000余头,年产鲜鹿茸15000余公斤,梅花鹿副产品加工及鹿系列酒的年产能达150吨,形成了4大类12个品种,实现鹿产业总产值近5亿余元。”屈家岭管理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徐国玉说。
在做好梅花鹿系列产品精深加工的同时,屈家岭管理区积极鼓励企业探索与旅游的结合文章,通过“鹿”品牌带动餐饮、住宿、采摘、电商、乡村旅游等关联产业的发展。“今年五一旺季,预计1天可以接待3000余游客,综合收益达到300万元。”湖北白鹿春实业股份公司公司董事长赵桂香说。
为鹿场提供饲料原料成为周边群众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以前在玉米收获后通常当柴烧,现在把秸杆送到鹿场做饲料,1亩地增收500多元。”梭墩村村民王建国说。退休农工文金发是鹿场的一名饲养员,每天与鹿为伴乐在其中,同时每个月增加了3000多块钱收入。据了解,屈家岭管理区现有的7家规模养鹿场共为300余名群众提供了增收渠道,人平增收2万余元。
“以首届采茸文化旅游节为契机,我区正式签约了梅花鹿产业链等3个项目,投资总金额达35.2亿元。下一步,我区将重点推进梅花鹿养、食、健、药、游等全链条深度开发利用,积极争创屈家岭梅花鹿地理标志产品,到2025年实现鹿产业综合收入10亿元以上。”屈家岭管理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曹红姣说。(完)
![]() |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