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5月6日电 (朱素芳 周弘 卢琪)刷脸即开电梯门;电瓶车充电后智能断电;“云广播”为居民及时播报重要信息;电子大屏一览小区各处安全状况……这些智慧化的生活体验,发生在武汉市江汉区的多个小区。近年来,江汉区将数字化技术广泛融入社区及城市场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6日,走进江汉区民意街道多闻社区,在综合治理联防联控平台管理厅内,只见工作人员轻点鼠标,电子大屏上,社区房屋及住户信息、物业维修情况、充电桩数量及状态、小区实时监控画面等一一呈现。“工作人员可以从这个智慧社区Onezone平台,实时掌握小区各个角落的安全状况。”民意街道多闻社区党委书记田霖说。
据介绍,多闻社区下辖三个小区,总人数超4700人,老年住户多,电动车使用需求量大,房屋大多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楼栋间“飞线”、入室充电等各类安全隐患过去时常存在。
中国移动为多闻社区定制的该套社区数字化方案,目前实现了人脸识别门禁、电梯梯控、视频监控、智慧广播以及智能充电等多项社区治理功能。依托24小时在线的AI智能摄像头,高空抛物、电瓶车进入电梯等安全隐患被及时发现,配合“云广播”迅速处理,将安全隐患化解于“萌芽”状态。
近年来,江汉区推进“物业城市”改革,许多基础设施落后、治理难度大的老旧社区,引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使居民生活更安全便利,也让社区管理更智能高效。
江汉辖区内,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铁塔等通信信息巨头湖北总部集聚,依托消费、民生、金融等方面的大量应用场景,以及通信、数据资源优势,江汉区不仅把数字化技术应用于社区服务,也融入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
坐落于江汉区的武汉云数字经济总部区,是武汉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重要载体。作为武汉的数字底座,“武汉云”全面赋能政府管理、惠民服务、城市治理等应用领域。
据了解,“武汉云”建设的武汉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平台,汇集地形地貌、城市道路、城市部件、水域河流等基础数据,为城市治理、安全、服务、应急等方面提供重要支撑。另一方面,“武汉云”开发桥梁智慧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武汉市800多座桥梁、隧道的环境温度、结构裂缝、重大事件预警等信息实时监控。此外,“武汉云”与多家数字企业打造“数字江豚”项目,将数字技术应用于长江江豚的栖息环境、繁育保护、科学监测等各个方面。
围绕“网”“云”“智”“链”“数”,江汉区加快建立网络化、数字化、智慧化的公共服务体系。位于江汉经济开发区的圈外数字创意产业园内,华中区块链科技融合创新中心研发、落地“区块链+印章管理”“区块链+慧链协能”“区块链+智慧医疗”等16个解决方案,让政务、水务、体育服务等多个行业和居民生活更加智慧化;云启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开发5G+虚拟实验教学、智慧课堂等产品,改造传统课堂,打造智慧教学环境;武汉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推进智慧城市基础平台、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运营“武汉政务”“一站直通”等服务,便民惠企。
“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江汉区持续探索“全域智能运营”城市治理模式,以整合、智能、共建为支撑,打造城市公共服务。同时,抢抓数字经济机遇,布局“网”“云”“智”“链”“数”等数字经济产业,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数字经济集聚发展态势,被确定为武汉市区块链产业发展示范区、国家区块链发展先导区核心承载区。(完)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