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诗画远安
远安:山村“造”网红
三峡日报
2024年06月04日 09:57
2024年06月04日 09:57 来源:三峡日报
分享到:

  高脚架、圆环灯,搬出土货填满远安的春——在远安县的街口巷尾、田间地头,直播带货已经遍地开花。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网红人才培育工程两年多来,远安县以村(社区)“网红书记”孵化为切口,积极推动电商产业发展,以点带面、辐射引领,带动一大批本土人才锻造新技能,拥抱新时代。

  二次创业,拥抱流量强村富民

  “刚开始,我也不知道直播能带来什么。”回想起一年来的直播经历,洋坪镇马渡河村党支部书记曾群芳激动不已,“直到有一天,我镜头里偶然路过的一群羊火了,70只羊在直播间迅速被一家企业买走,我也尝到了直播带货的甜头。”

  网络直播不仅能让土货卖出圈,还能让乡村美出圈。今年5月,因被曾群芳拍摄的村景民风所吸引,襄阳南漳和荆门沙洋共4户15名村民,纷纷搬来马渡河村安家落户,成了远安人。

  “各位亲们,我们的‘村咖’马上就要开业啦,露天营地和室内雅座任你选,欢迎大家来打卡!”5月10日,抖音号“鹿村长”的直播间涌进万人收看。

  “鹿村长”账号是旧县镇鹿苑村党支部书记付炜炜的,她已是抖音平台上的网红村长。她的账号主页中,近500条短视频展现了村容村貌、文化活动、生活日常等内容,如今已有一万多名粉丝,点赞超过13万。

  拉下绿幕、点亮灯光、开启镜头,年近50岁的茅坪场镇白云村党支部书记王运红,熟练地在直播间介绍起该村特产羊肚菌。仅仅一个小时,几十名网友踊跃下单。此前,王运红还创下单场带货助农增收30余万元的傲人“战绩”。

  2023年以来,远安县累计开展直播带货5000余场次,带动销售米、菌、茶、果、酱等特色农副产品2000余万元。

  系统谋划,多措并举“造”网红

  “网络直播间里,一斤玉米能卖好几块。而农户刚从地里摘的玉米,拿到镇上只能卖个块八毛。”远安县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副局长李文涛说,“一台手机、一根网线——直播,或许就是山区土货的最佳销路。”

  电商是山区乡村产业的“振兴门”,而人才则是推动电商产业的“金钥匙”。2022年4月,远安县开始实施乡村振兴网红人才培育工程,以“网红书记”孵化为切口,以点带面、辐射引领,培育10名网红书记、100名网红致富带头人、1000名网红新农人,不断推动电商发展,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眼下,全县已建立县乡村“1+7+N”三级直播带货体系,常态化开展县域特色农产品直播带货活动,并打造标准化直播间13个、旗舰直播间1个。高脚架、补光灯、收声器、背景绿幕、旗舰手机等专业直播设备,已在10个试点村(社区)配备整齐。

  培育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成为网红人才,更能让“头雁”充分发挥领航作用。该县全覆盖建立村级抖音视频公众号,围绕乡村振兴、共同缔造、文明创建等中心工作,定期发布短视频,广泛宣传好人好事、好产好业、好风好貌、好山好水。

  悉心孵化,从“恐播”到“变现”

  两年前的一个下午,一名身穿劳保服的光头男人来到李文涛的办公室。“我,我叫……曾建国,是卖香菇酱的,他们都叫我光头……光头哥……”从此,这位卖酱为生的农民,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李文涛开始手把手地帮曾建国克服“恐播”心理。如今,曾建国已经能够从容面对镜头,诙谐幽默地直播卖货,销量翻了3倍还不止。

  为培育爱农村、善营销、有流量、形象好的网红人才,该县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注重以赛提能,多渠道选育、多举措培训,不断壮大乡村振兴网红人才队伍。

  去年开始,县电商直播基地每周两期的网红人才培训已成常态。该县面向全县各类群体,免费推出理论普及班、应用提升班、强化精品班以及主播陪跑训练营等网红人才孵化班,分层分类分批开展“网红书记”电商技能培训。

  为解决培育过程中的难点、堵点,该县还组建网红人才培育巡回指导组,聘请省市专家学者、MCN机构团队担任乡村振兴网红人才顾问,从网红IP打造、账号运营技巧、带货模式分解等方面指导培训,在实战练习中及时答疑解惑、分享经验、分析复盘。

  参加系统培训后,曾建国从“不会玩手机”,到学会拍摄构图、开设直播间;王运红则依托退伍军人身份,打造“老兵村长”形象IP;有摄影基础的付炜炜,更是带动4名村干部建立了不同内容风格的村级抖音账号矩阵。

  以竞赛比拼技能,用流量考核网红。去年8月,千名乡村网红直播带货竞赛决赛现场,30个直播间同时开播,60名主播同台竞技,比拼带货“变现”能力。2小时的比赛,线上交易累计完成8619单,销售总额达33.67万元。截至目前,该县已开展各类培训数百场,培育“网红书记”15人、致富带头人106人、掌握直播技能人才1400余人。

  三峡日报通讯员 孙泽宇 徐泽超 向琼瑶 韩厚桢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