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6月26日电 题:襄荆高速:连起乡村振兴幸福路
作者 凃晓青 张蕾 刘雨婷
从鄂北蜿蜒而来,襄荆高速公路犹如一条巨龙,直入江汉平原腹地。
2004年6月26日,襄荆高速公路建成投入运营。这是一条当之无愧的“发展大通道”,20年来,襄荆高速如一条丝线串起襄阳、荆门、荆州三市上百个村庄,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物资和人员,在荆楚大地连起一条乡村振兴的幸福路。
正值草木葳蕤花果飘香的时节,襄荆高速公路上客货车川流不息,一张张忙碌的笑脸,是沿途最美的风景。
打通要塞 带动沿线产业发展
沿着襄荆高速公路,我们触摸到鄂北、鄂中经济发展的强劲脉搏。
6月19日下午4时许,在湖北荆门十里花木城,刘军正在指挥工人们上货。
“这是今天下午刚采的6500株黄花鸢尾、美人蕉、水葱,通过襄荆高速直达常德,全程只需2个半小时。”湖北十里楚郡花木城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炅东说,出门10分钟就可以上高速,沿着襄荆高速,十里花木城的花卉苗木飞跃山河湖海,被运送到全国各地的客户手中。
作为十里花木城的掌舵者,湖北十里楚郡花木城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王纪龙是第一个把花卉苗木变成产业的人。
位于十里铺镇的彭场林场有18000亩的小丘陵林地,有香樟树等特色资源。1998年,王纪龙开始做苗木经纪人,2013年,他依托彭场林场等4个林场的苗木资源优势建立十里花木城,经过10年的发展,年销售额已达30亿元。
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十里铺镇四级调研员张清山说,襄荆高速是沙洋县第一条高速公路,凭借着便利的运输条件,十里铺花卉苗木产业迅速扩张,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花卉苗木生产和交易中心。
如今,在十里花木城的带动下,形成了以十里铺镇为核心的花卉苗木集散中心,创造40亿元综合产值,占全镇经济总量的40%左右。
道路,将人与人、城与城,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给城市注入了磅礴的生命力。沿着襄荆高速行驶,视线所及,产业在崛起,物流、人流、信息流,在高速公路畅快流动……
一路连三市,串起致富链。依托便捷的交通优势,荆门持续做好产业转型文章,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荆州聚力打造4个千亿产业、6个过500亿产业、11条特色产业链;襄阳着力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汉江流域科技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基地、全国军民融合示范基地和国内外知名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基地的“一枢纽四基地”。
绿通赋能 农产品“抢鲜”出村
6月20日晚,一辆满载蓝莓的大卡车,从湖北大金龙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驶出,沿着348国道直奔襄荆高速,8分钟就到了荆门收费站,急速驶往武汉。
“襄荆高速的开通,大大缩短了我们的运输时间,节约了成本,保证农产品快速鲜活抵达顾客餐桌。”公司总经理张子越说,襄荆高速连接全国交通路网,公司基地的鲜活农产品辐射半径越来越大。
作为一名回乡创业大学生,张子越在荆门市掇刀区麻城镇建成标准化养猪场2个(年出栏生猪1万头)、精养水产基地300亩、果蔬种植基地约1800亩。去年,大金龙公司实现产值近5000万元,产品远销全国各地,直接吸纳100余人就业。
眼下正是蓝莓成熟季节,一望无际的蓝莓园里,工人们马不停蹄地采摘,一篮篮果实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马上送到仓库去打冷。”张子越嘱咐道。她告诉记者,经过烈日的抚摸,蓝莓果肉温度高,必须降温后再分拣,连夜运送至市场。
“蓝莓从采摘到餐桌,只需10个小时。”张子越说,生鲜农产品对时效性要求较高,通过襄荆高速绿色通道,基地里的桃子、梨子、蓝莓、猪肉等农畜产品可以快速送抵客户手中。
一条路带动百业兴,襄荆高速所经之地,一个个美丽乡村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荆门小龙虾、襄阳孔湾娃娃菜、公安葡萄乘高速东风,抢“鲜”出村,抵达味蕾深处。
据中国能建葛洲坝交投襄荆高速董事长、总经理平丰介绍,襄荆高速公路投运20年来,累计通行流量突破2亿台次,减免绿通21亿元,节假日免除通行费超4亿元。
物畅其流 特色产品通达四方
襄荆高速纵贯南北,川流不息的货车呼啸而过,仿佛在讲述着一个个物畅其流、民心相通的发展故事。
当下正是油菜籽收购季节。6月18日13时许,湖北荆品油脂有限公司大门外,四辆满载菜籽的货车停靠在路边,等候质检后入仓。开了几个小时的车,司机裴庆略显疲惫,躺在车上休息。
“这一车有50多吨菜籽,从京山拖过来的。”裴庆说,便利的交通为菜籽运输提供了多重选择,国道、高速自由搭配。
再过半个月,湖北荆品油脂有限公司囤足了货,就要开机榨油了。公司办公室主任周凯哲难以掩饰丰收的喜悦,开心地说道:“公司30%的货物都是通过高速进出,预计今年可以收购菜籽3万吨,出油1.1万吨左右,比去年增长50%。”
有了高速公路,特色产业就有了出路,荆门“一袋米”“一壶油”“一头猪”“一只虾”“一枝花”“一棵菜”借助襄荆高速通江达海、香飘世界。
6月18日,在湖北洪森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仓储车间外,传送带正将一袋袋大米运至货车旁,工人们在车上将大米码放整齐。装满货物后,这辆车将驶往四川宜宾。
“沙洋县只有襄荆高速,我们50%的货物都是通过高速运出去的。”公司负责人殷勤富说,洪森是一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年稻谷加工能力50万吨、仓储能力10万吨,公路运输是货物进出的主要方式。
便捷的交通以及随之而来的物流,用一个又一个成功的案例增强了沿线乡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信心和自觉。荆门、荆州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大米、菜籽油、风干鸡等特产搭乘高速快车,通达四方。“作为江汉平原中部的交通大动脉,我们始终坚持精益化管理和专业化运营,构建高效率、低成本的高速公路运输通行环境,确保沿线果蔬、粮油、苗木等各类农产品运输高效顺畅。”中国能建葛洲坝交投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廖光荣说。
襄荆高速,不仅是一条地理概念上连接南北的高速公路,更是一条和合南北的致富之路、希望之路、幸福之路、小康之路,这条“黄金路”正成为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完)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