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12月28日电 (王威 陈龙)“这不是我的钱,我不能要!”当88岁的黄陂区居民陈顺喜奶奶把拾到的400元现金送交到社区工作人员手中时这样说道。
据武汉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局27日消息,2024年以来,武汉市拾遗物品招领处共接收市民送交的捡拾物品32543件,包括陈顺喜老人在内的27位市民被评为“拾金不昧先进个人”。
12月6日18时许,中部战区总医院医生杨瑞在路过武珞路小学时捡到4000元现金,他立即交到辖区的洪山区公安分局珞南街派出所。
“遗失地就在医院旁,多半是患者的看病钱,一定很着急。”珞南街派出所教导员刘文庆立即组织警力,连夜调阅视频监控查找失主。因天色较暗,视频比较模糊,民警们一帧一帧的仔细查找辨认,终于发现是一位婆婆在路过武珞路小学旁门店时不慎掉落的。当晚,民警便联系上了老人并及时返还了现金。
12月12日上午,市拾遗物品招领处工作人员专程来到中部战区总医院,上门为杨瑞医生颁发“拾金不昧”表彰证书,并佩戴了“拾金不昧”绶带。
武汉市拾遗物品招领处负责人凡仑介绍,2024年以来,市拾遗物品招领处共接收市民送交的有一定价值的捡拾物品32543件,现金30.20万元;发还各类物品10174件,现金17.79万元。全市涌现出一大批拾金不昧的先进典型,市拾遗物品招领处为其中的50位市民颁发了《拾金不昧荣誉证书》,并评选出27位“拾金不昧先进个人”。
这些好心市民中,年纪最大的88岁,最小的仅6岁。既有面对10万元毫不动心的咖啡店店长,也有捡到价值3.8万元手机主动上交的公交车司机,还有为一张遗失身份证在原地苦等失主一个多小时的中学生。
凡仑介绍,武汉市拾遗物品招领处成立于2008年12月28日,由武汉市公安局负责组织、指导全市拾得遗失物管理,对外窗口设在武汉市公安局后门处。目前,全市已建立拾遗物品招领点2170个,涵盖全市公安、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交通等行业,形成了覆盖全市的拾遗物品招领网络。今年以来,市拾遗物品招领处进一步完善了公安内网信息管理系统、互联网失物招领网站、失物招领处官方微信和24小时服务电话,并与武汉电视台、电台等媒体合作,定期发布拾遗物品招领信息、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截至目前,共发布招领公告4740条,招领动态40期。
市民无论是遗失或者捡到了物品,还是要查询物品,都可以前往就近的派出所、警务服务站或社区警务室寻求帮助。也可以通过关注“平安武汉”微信公众号登录失物招领的服务平台进行自助式操作,还可以和招领处开展网上即时互动。(完)
![]() |
【编辑:张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