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1月10日电 (武一力 程杰 陈利波 周锋)记者10日从长江海事局新闻发布会获悉,2024年,长江海事局以有力支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主线,聚力一流强局攻坚突破,全面实施“234”突破路径,保障了长江航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发展,主要体现为“五个新突破”:
一是智慧赋能提质增效实现新突破。一年来,长江海事局以智提效、以数赋能,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长江特色的智慧海事实践经验。
全面上线运行智能管理平台,推动海事监管与服务保障一体化率先在长江全线贯通,实现精准化监管、无打扰服务。长江干线127座桥梁以及234座涉客涉危码头等重点区域实现CCTV全覆盖,可视长江建设成效凸显。实施长江全线VTS“一次报告、全程通行”,减少船舶报告100万次;实施锚地一体化管理,累计服务船舶锚泊12万艘次。
引导航运企业安全管理数字化转型,指导辖区748家航运企业实现安全体系数字化管理,占辖区航运企业的75%,其中体系公司应用率达100%,有效提升企业管理质效;114家涉客涉危航运企业及所属950艘船舶建成并运用船岸智能监控平台,实现对所辖船舶动态远程“可见可控”,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更有保障。
二是守护长江航运安全实现新突破。一年来,长江海事局持续深化治本攻坚,成功应对“汛枯急转”“雨雪冰冻”等极端水情和恶劣天气,迎战了主汛期洞庭湖团州垸决口抢险救援等大战大考,确保了长江航运大动脉安全畅通,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总抓手,开展客船专项检查、“夜游船”专项整治、船舶碰撞桥梁隐患治理“回头看”等专项活动,三峡库区74处地灾隐患全部实施“一点一策”“一域一策”防控措施,辖区重大隐患动态清零、重大风险总体可控,长江航运本质安全水平有效提升。
2024年,长江海事局保障了159.2万艘次船舶、18.8亿吨货物安全运输,维护了3820万人次、416万台车次安全出行。长江干线(四川至安徽段)共发生一般等级事故1件、死亡1人,同比分别下降50%,水路每亿吨货物吞吐量死亡率0.05,同比下降50%,人命救助成功率99.8%,水上交通安全形势创历史最佳。
三是捍卫美丽长江建设实现新突破。一年来,长江海事局积极推动船舶污染防治立法,推进船舶水污染物“零排放”模式向长江全流域延伸,船舶防污染治理干支联动新格局逐渐形成。
推动渝鄂协同立法,牵头起草的《重庆市船舶污染防治条例》于1月1日正式实施。目前长江流域35条支流通航水域实现“零排放”治理全覆盖,长江海事局辖区出港船舶“铅封”率达99%。
2024年,长江干线(四川至安徽段)共接收船舶水污染物总量80余万吨,同比增长2.3%,船舶水污染物基本实现应交尽交,船舶偷排等涉污违法行为同比减少37%;船舶岸电使用量同比增长142%,“应用尽用”率达98%,长江航运绿色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底色更加鲜明。
四是协同融通共享共治实现新突破。一年来,长江海事局以共享求共治,用共治谋共赢,深化破圈扩面,信息互通监管互认的新格局逐步完善。
全面深化“双共”专项行动,与9省2市建立船员管理协同机制,推动重庆、湖南等4省(市)建成并有效运行水上搜救联席会议制度,与长江中上游7省(市)建立执法联勤联动机制,与豫、皖两省共同设立运行马鞍山船检一体化工作站。
联合广西、海南等海事机构,推出“渝车出海”海事一体化监管服务新模式,实施新能源汽车出口“一地申报”“一次查验”“一箱到底”举措;协同上海海事局,统一查验标准,服务“新三样”加速出海,助力安徽“首位产业”聚能起势。
五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一年来,长江海事局服务国家大战略大发展,14项为民办实事举措高质量完成,推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服务九江瑞昌和彭泽港区、芜湖三山港区口岸扩大开放,助力开辟3条国际直航航线,保障首艘万吨级江海直达船直航重庆,为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创优便民惠企措施,开通长江海事政务服务客服专线,推进政务服务“掌上办”“就近办”“无感办”,累计通过海事通APP办理业务44.6万件。此外,长江引航推出服务南京长江航运物流中心建设十项举措,高效服务承建“一带一路”建设项目的7艘“造岛神器”顺利返港,全年共安全引领中外籍船舶5.8万艘次、货物4.6亿吨。(完)
![]() |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