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荆楚各地
“85后”女白领筑梦田园 铺就村民增收致富路
中新网湖北
2025年01月26日 15:49
2025年01月26日 15:49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中新网湖北新闻1月26日电题:“85后”女白领筑梦田园 铺就村民增收致富路

  作者 胡传林 汪佳

  年关渐近,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隽青家庭农场”负责人程艳变得格外忙碌。1月25日一大早,程艳就接到咸宁市民刘凯打来电话,说他要来农场杀年猪了。

  其实,程艳的家庭农场并不养猪,而是通过她牵线搭桥,2024年年初,经常光顾农场的刘凯和青山镇吴城村村民孙员民达成的喂养协议。

  根据协议,刘凯提供仔猪,孙员民家负责喂养,且只能给猪仔喂米糠、包谷、菜叶或者猪草。年底,待生猪屠宰后,孙员民按25元每斤的价格卖给刘凯。

  “两头猪400多斤,收入近万元。”孙员民说,家里还养了几十只土鸡,也都通过程艳牵线销售出去的。

  据统计,像孙员民这样,全村共有29户村民通过程艳牵线,与城区居民达成了“订单喂养”协议,大部分村民家中的禽蛋也都通过“隽青家庭农场”卖出去。

  为确保喂养质量,程艳规定,一个家庭最多只能认养4头猪,除客户可以随时上门查看外,她也会“冷不丁”上门检查“猪伙食”。

  “土鸡蛋2元一个、鹅蛋5元至8元一个。土猪肉25元一斤。”村民都说,程艳不仅人脉广,帮忙销售的土特产也比自己卖的价格高出不少。

  杀完年猪,刘凯又带着家人到程艳的家庭农场采摘蔬菜。

  “板蓝根油茶苔每斤可以卖到10元,但对于前来购买农特产品的顾家来说,都是免费送。”程艳说,随着春节临近,自驾前来采摘蔬菜和购买农副产品顾客特别多。除了土猪肉、土鸡、土鸭、有机蔬菜,农场生产的香米和菜籽油也特别受顾家喜爱。仅24日一天,她就卖出去了2000斤大米和500斤菜籽油。跟随程艳采访的两个多小时,她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不是前来购买农特产的,就是要求送货上门的。

  除了家庭农场负责人,程艳的另一个身份是吴城村妇联主席,她同时还是湖北省三八红旗手和湖北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程艳出生于1986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在上海、深圳、温州等地打工。2014年,由于父母突患重病,她只好回乡照顾双亲及两个正在上中学的妹妹。

  吴城村位于隽水河、青山河汇聚的膏腴之地。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在家耕作田地。回到家乡后,程艳发现村里人采用的还是非常传统的耕作方式,费时、费力,效益还低,不少责任田直接成了撂荒地。于是,她萌发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念头。

  10年来,她从种植西瓜开始,到创办“隽青家庭农场”,走出一条现代农业发展蝶变之路。农场通过滚动辐射发展,现已跨村流转土地2700余亩,实现循环种植达6000亩。农场分为种植、加工、文旅三个功能板块,致力发展优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订单农业,打造产业数字化、田园智能化的现代农业。农场培育的生态香米,被农业农村部检验批准为“湖北省绿色农产品”;农场试种的超甜水果玉米,成为华中地区首个超甜水果玉米示范基地。

  “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一定是依靠科学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生态农业。”程艳表示,通过这些年积累下来的种植经验,她深知科学技术对发展农业的重要性。为了种好香米、“贡稻”、高产油菜和水果玉米,她多次邀请省、市、县农业部门对土壤和农产品进行专业检测,同时还邀请农业教授、专家到田间进行指导。

  近年来,程艳又投资几百万元购买了耕整机、旋耕机、收割机、打捆机、冷藏车、无人驾驶新型播种机等,新建贮存保鲜冷库、多功能钢架大棚。从传统的“人力种田”到“科学种田”,她用科技力量诠释着现代化农业的新面貌。

  程艳介绍,农场现在常年聘请有6名农场管家和4名年轻农机手,他们均为本村村民,年平均工资在5万到8万元之间,每年使用季节工在3000多人次,发放工资超100万元。

  崇阳县青山镇相关领导表示,近4年来,“隽青家庭农场”先后带动贫困户27户,带动种植大户15户,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就业2960人次,人均增收1.8万元。(完)


【编辑:刘莉莉】